(2)根据食物的五味选择食物 味,即药物的滋味。五味,即辛、酸、甘、苦、咸五种药味。此外,还有一种淡味,因其滋味不甚明显,前人将它归属于甘,常称“甘淡”,故仍称“五味”。这些滋味可以由舌感来辨别。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药物的味和它的效用之间有一定联系,也就是不同味的药物,有不同的医疗作用。如《内经·至真要大论》所记载的“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就是把五味的作用作了初步的归纳。《本草从新》对五味的作用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凡味辛者、能散、能横行、能润;味甘者,能补、能和、能缓;味苦者,能泻、能燥、能坚;味酸者,能收、能涩;味咸者,能软坚、能下;味淡者,能利窍、能渗湿。” 五味的作用特点是各不相同的。辛,是指辛辣或辛凉的滋味。辛能散、能行、能润,如辛味的紫苏叶能解表,川芎能行血散瘀,菟丝子能润养,等等。甘,是指甜味,能补、能和、能缓,如甘味的人参能大补元气,生津止渴熟地能补血滋阴,甘草、饴糖能和中解毒、缓急止痛。苦是指苦味。苦能泻、能降、能燥、能软坚,如苦味的黄连能泻火,大黄能通便,杏仁能降逆止咳。咸,能下、能软,如咸味的芒硝能泻下,昆布、海藻能软坚散结。酸味药具有收敛、固涩生津等作用,如酸味的五味子能敛虚汗、涩肠止泻、生津止渴。淡味药具有渗除水湿、通利小便的作用,如淡味的猪苓、滑石能渗湿利窍而通利小便。 ①酸味食物有番茄、苹果、
梨、柑橘、橙、柚子、柠檬、石榴、橄榄、猕猴桃、杏等,以水果类居多。 ②苦味食物有薤白、苦瓜、茶叶等。此类养脾胃食物种类较少。 ③甘味食物有粳米、糯米、燕麦、荞麦、小麦、大麦、粟米、玉米、土豆、芋头、红薯、花生、高梁、黄豆、黑豆、绿豆、赤小豆、蚕豆等粮食类,芹菜、白菜、菠菜、苋菜、茼蒿、胡萝卜、莲藕、竹笋、南瓜、扁豆、香菇、木耳、猴头菇等蔬菜类,哈密瓜、大枣、山楂、山竹、无花果、木瓜、李子、杨桃、杨梅、草莓、榧子、梨、榛子、橘子、榴莲、龙眼、荔枝、枇杷、葡萄、西瓜等瓜果类,猪肚、牛肉、羊肉、兔肉、鸡肉、鸭肉、泥鳅、鹌鹑肉、草鱼、鲫鱼、银鱼、黄花鱼、鲈鱼、羊奶、牛奶等肉奶类及燕窝、白糖、红塘、饴糖等。 ④辛味食物有韭菜、芥菜、芫荽、姜、 葱、蒜、白萝卜、青椒、金橘、酒、胡椒、桂皮等。 ⑤咸味食物有紫菜、海带、狗肉、酱等。在上述食物中,有些食物具备两种以上的味道,其对脾胃所产生的功效就更多。上述以五味选择食物的方式与传统瑜伽的食物属性观所倡导的原则基
相类似。瑜伽提供给人们一种生活的理念,这种理念无时无刻都在显示它的“均衡”观念。而以五味选择食物的方式无疑也迎合了瑜伽饮食原则的均衡观,事实上,饮食均衡不光是身体、生活的需要,也同样是精神和心理的需要。不管你有没有在练习瑜伽,都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习惯,均衡的摄入人体真正需要的营养成分。 (桑田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