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鼓
鼓是敲打乐器之一,早晚上殿及平时作法事都是离不开的,由金、玉、木、石等制造而成,有各种形状及大小,是寺院中常用的法器。
鼓是全世界各民族使用比较广泛的击鸣器,我国很早便将鼓用于仪式、舞乐、军阵中,具有集众、报时、警报振奋人心之用。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印度、西域的鼓也随着传来,再加上中国原有的鼓,于是鼓的类型和称呼便丰富多彩。比较小的称为“应鼓”,比较大的称为“
鼓”,悬挂在高处,而击打的称为“悬鼓”,鼓种类很多。
在印度,僧团使用的主要是为了集合僧众,如做法事敲鼓集合,《四分律》记载,比丘们在布萨时没有按时集合,于是佛陀命令或打犍椎,或敲鼓吹呗,所以在寺院中早起、夜寝时,规定击钟鸣鼓作为号令,于是便有“晨钟暮鼓”之称。后来,鼓又加入了赞诵的行列,配合唱念,谱成曲调。作为“伎乐供养,庄严道场”,这是用音声来做佛事,为了帮助大众生起虔诚的心。
鼓在中国汉传的古老寺院中,其用途十分广泛,日常生活、说话、上堂等活动都会用到鼓,有法鼓、登坐鼓、茶鼓、斋鼓、问讯鼓等等。
现代寺院的鼓,除了报时之用外,最多的是做为法器鸣击。一种是放在架上,旁边有一只吊钟,称为铃鼓。另外,在离开位置时可以敲击的称为“手鼓“,手鼓有一定的拿法和敲法,在不敲时,两手捧持,鼓槌摆在鼓的外侧,用两食指和中指托住,两大拇指夹在鼓内,其余四指(两无名指与两小指)环拢着。这种姿势称为“捧月手鼓”,击鼓时,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托着鼓,右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执槌,向内敲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