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我的梵唱教学日记 → 课程的制定与解读更新时间:2011-11-26


课程的制定与解读

你或许对我课程制定的练习方案,欠缺正确的认知,我将上述相关瑜伽修行原理,用通俗方式给你具体解读下就较为容易理解了。譬如,你现得了个心因性疾病,那你先必须到医院查明这病因,究竟是生理还是心理层面造成的,若是生理层面造成的,那又是发生在哪个具体的部位呢。若不是生理而是心理层面造成的,那又是影响了哪个具体神经系统的组织器官呢……。只有在完成对病症这一相关序列的确诊下,才能具体选择治疗方案。倘若你只知有病而不知病根在哪,你就以选择形体瑜伽方式去对治,那结果可能是,这病根刚好落在你练习所能到达的层面上,这病就歪打正着给治好了;另一种情况是这病根是在你练习无法达到的部位,那这病一下子治不好,但你在没别的选择下,坚持恒久的练习,终有一天让你照见到这病根所在的具体部位,这时你自然会调整练习方法,将有针对功用的练习重点落在病病灶所在的部位,历经这一漫长的瑜伽练习,终于迎来苦心人天不负之日,病就这样给你治好了。这就是选用渐进的瑜伽练习方式的过程。然而在这年头快餐文化指导下的人们,选择循序渐进的的修行途径,大多都会因缺乏足够的耐心而不了了之。

而我为你制定的练习方案,则是我以我的能力基于你现身心状况下,拿捏出限制你今生表达状况的障碍点所潜伏的具体部位,及这障碍属于瑜伽观所定义的哪些具体因素诱发(你属遗传性的、瑜伽术语则为业力),和都影响了身、心、灵哪些生化机制,譬如,是“四大”不调还是“业力”等因素所造成的呢?当我完成这个诊断过程后,接下来就是制定练习方案,并以此为依据带你从障碍处着手练习了。若练习如愿,你就会照见我所说的,且障碍很快给拔除。这个练习过程接近于某种意义上的所谓顿悟方式,但我喜欢用不对称的现代术语来表述这一练习方式(类似上师瑜伽的练习策略),因为这种瑜伽修习方式,学员不受基础知识和严格技法的限制,听我讲的去练习就可在短期内达到显效的目的。在这个练习过程中,学员务必遵循练习要领去完成修习,不能自作聪明另来一套,这犹如日常治病中的遵医嘱吃药是一样的道理。因为你己免去了相关基础知识的练习,不可能知其所然。只要练习过程自然也无需强迫你改变信仰,就尽可能听师的去做,不然是修不成的。由此你不难理解传统瑜伽观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瑜伽教练,应是具有以瑜伽认知观的视角去正确洞察他人的能力。(桑田 于广州禅修工作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关联文挡:关于个性化练习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