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群体)概念主要由人类共享的遗传物质(不同种族的群体他们之间的遗传物质99.999%以上是相同的)及我们共同拥有的生存环境因素(天、地、人整合因素)所造就。个性(个体)概念主要由个人有别于群体概念的独享遗传物质和特定的环境因素所构建。而基于瑜伽 练习层面的认知,更多的是指个体生理、心理、灵性层面活化度的差异而造就个体间的千差万别。如何迎合个体这一独特的需求而为学员制定个性化练习方案在学习瑜伽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应是称职的瑜伽教练首先要为学员考虑的课题之一。就习瑜伽而言,能否正确捏握自己天赋个性为基准去选择 修习瑜伽方式,关系到您基于习瑜伽而达致人生多种目标实现的初衷,是不容任何忽视的, 传统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模式教育,他们忽视人的个性差异,对学员制定统一的目标,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用同样的课题。这种有违于人不同个性的教学方式。硬逼着人反反复复地练,只让人觉得别扭而厌学,使人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消失殆尽,失去人原有不同个性的灵性,好难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瑜伽人。 在茫茫人海间,个体的生命有着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这不难被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的存在事实。但,实际上,我们发现要真正欣赏自己的容貌、身段及体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急需明白并清晰铭记的是: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 心理、生理特征,认识到这一点,不管是在生物层次还是生活层面都有现实意义上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正因为存有个性差异的前提条件,才构成人生万象、异彩纷呈,才谈得上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吸引、相互竞争、才能促进人类自身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假如不是这样,我们生活会因匮乏多样性资源的支持而不富含对比、乐趣、愉快等人类天性属性元素而变得单调乏味。 当今,很多指导我们日常生活指南的知识大多是基础(群体,共性)性概念,在学习过程中均须甄别在那些概念里您是另类的,又在哪些概念中涵盖了您。我们常常提醒学员留意在习瑜伽过程要清晰那些是您独特的美并学会加以放大,这就是所谓的个性美,亦是即将到来崭新的您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将贯穿您整个生命历程,影响着别人对您的看法(这是良性互动),同时这种美别人是无法模仿的,您也别想克隆别人个性美(深刻理解减少无谓的跟风),这也是衡量您在习瑜伽过程不断进步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 做自我智慧的人。 我在教学中发现学员在学习瑜伽过程中常犯的错误就是不能坚守自己,而总是喜欢和别人比较。您就是您自己,他就是他自己,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要用“心”去看去欣赏,进而发现自己生命内在的不足而改之,达真实生命的最佳外在表达形态。不要片面地只关注相互间瑜伽形体姿势完成状况的比较,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外在的生物几何尺寸的攀较,这些行为最容易动摇我们的心志,改变我们的初衷。而比较的结果,不是使人自卑,就是自傲,总之是流于平庸。现实生活面前,我们是不是更应拥有一份个性的张扬与释放? (桑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