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 → 瑜伽红尘在线学习瑜伽禅修 → 世俗与超脱 更新时间:2011-08-20



世俗与超脱

   瑜伽生活往往分为基本的两大块——世俗的和超脱的。世俗生活谁也逃不掉,只存在程度差异。瑜伽观超脱的涵义是它的非实用性,远离功利目的。物质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还去追求更多的个人享受,或不满足已得的社会地位,拼命缘梯上攀,就很难做到超脱。可是,一个真正的瑜伽者,他的心里一定渴望一片超脱的精神家园,漫漫人生路上,需要一个小憩的所在。我并非鼓吹知足常乐,但对金钱地位的追求总、碍有个‘度”,太过分谓之俗。常听人讲某人太俗,把此人种种俗的行为解剖来看,也就是这个人缺乏精神性。人是唯一具备精神的生命体,对高尚精神的追求,构成了人性的坚强核心。

    进入瑜伽造型艺术欣赏的境界,是习瑜伽者精神生活向高层次伸展的一种表现,陶醉于瑜伽造型艺术的魅力,一时间他必然是超脱的。某些人面对艺术,他兴趣只在于同艺术家交往,今天结识这个演员,明天结识那个音乐家、 画家……细察察,这种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世俗的人际往来,与真正的艺术欣赏关系不大。试想,一个人,观看一个美术展览,假如满脑子想着画家名气大小,每幅画值多少钱,那么,他的心多少还留在展厅外的世俗社会,而没有走进艺术家创造的美妙意境。世俗力量并非全都不好,但作用于瑜伽造型艺欣赏,它却以实用性、功利性去影响人的感情。使人徘徊于瑜伽大门之外。

    实用性、功利性的力量是很大的,衣食住行乃人之必需,而一首诗,一支歌,一幅画,一篇小说,解决不了生存必需的任何一个具体问题。于是有人慨叹“艺术有什么用”——他想到的是“用”。然而,时时被物欲羁绊,难得片刻超脱——这不是真正的 瑜伽者的生活。(转贴 编辑)

关联文挡:学习瑜伽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做瑜伽女人的艺术   艺术人格的形成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