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我的梵唱教学日记 → 瑜伽修行需遵循其文化传承链更新时间:2011-08-18


瑜伽修行需遵循其文化传承链

☆:我非常欣赏瑜伽(yoga)红尘表述瑜伽的境界,你的学识,见地让学生佩服,我该如何从基础修炼瑜伽功夫。是先开始练习呼吸,还是先动作呢?

☆:传统瑜伽术与其它有存在价值的传统文化一样,皆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承链条,在快餐文化指导下的现时之人想学好瑜伽,特别要注意从参学源头上保护瑜伽文化传承链条的完整性,作为杜绝瑜伽文化资源流失的一项重要措施,使瑜伽文化的传承链在修习过程中得以持续延伸和发展。

传统瑜伽术的修行,传承久远,在圣贤总结各种各样修行技法的口口相传的史诗中,除了持戒,还有调身、调息、调心术等等。瑜伽修行需遵循其文化传承链,这包含有怎样学习、生活、工作、理想、价值观和修行等,网上有介绍自行查阅就是了。

建议深思下:您之所以欣赏瑜伽红尘表述瑜伽的境界,是否也只能说明您,领略其所渲染的瑜伽氛围与您内心认同的美感产生共鸣而己,不一定表示您就能体悟到其文化的造就呢?若您贸然将此时所产生的学习冲动,化为具体的行为去展开瑜伽修行之旅时,发现其厚重的文化传承链,是个十年磨一剑的枯燥参学生活时,或许您当初的学习冲动就此灰飞烟灭、荡然无存了。提醒您做好相应的心理和学习资源的评估,以避免因一时的冲动造成不应有的误导而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就如瑜伽八支中的调身、调息、调心这些传统修行技法,看似简单,但其中分寸如何,除非历经长年修行无法把握当中的微妙甚深。有时一个练习下来,几年已过,就这样,等修有所成时,几十年光阴己匆匆流逝。然而,若非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及对生命终极解脱的向往,又怎能抵消数十年如一日的枯燥修行生活而寻找到这种生命本质的乐趣呢。

由此,可见欣赏与参学或许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欣赏可由一时之冲动而生成,参学则是十年磨一剑的艰辛修行之旅。不要将它们简单等同化,您现行为也许只是外在单纯性的欣赏而己,也仅此而己,没别的价值可言。您不访扪心自问下,再言习瑜伽术未晚。

参学瑜伽术与日常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日常知识大多可通过字面上的学习就可以把握了,而瑜伽术的灵动本质往往需通过口传心授及自身悟性方可传承。若您将传统瑜伽术基于现代有氧运动的框架上去理解,就另当别论,这您尽可到外面店铺去买张光碟照练几招姿势就是了,同样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毕竟不同的人因心性禀赋的差异,对瑜伽术及身心健康的理解和要求,各存有结构性的不同,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这没什么不好。再说先学点字面上的瑜伽基础知识和纯粹的练习技法,等具足机缘再做深入的参学,也是不错的选择策略。但这很难修至瑜伽红尘课程表述的境界,这当中不光只是形体姿势,而还有不同参学版本所宣示的价值观、原则、理想等文化传承链之造就因素,这您可从不同的瑜伽网站在各自表述和风格上,不难看出这种差异的。

另,相对于传统瑜伽术的博大精深,我个人对之知之甚少,再加上资源有限,瑜伽红尘所表达的也很随意,与其实修版本也相去甚远,实不足称道。谢谢您关注瑜伽红尘,欢迎您常来作客。(桑田 于瑜伽红尘广州禅修工作室 )

关联文挡:把握参学中的微妙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