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痛苦多源于对内心的捆绑。人的心是很不稳定的,它很容易受引诱,容易在光怪陆离的社会中迷失。自己倘若不能为心灵松绑,别人也无可奈何。人性本身的弱点,人抱着我执或自我中心的意识,使我们总期望成为别人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总期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总期望比别人掌控更多东西…
… 一心追寻占有,倘若这一切都达不到,便会为此而懊恼。既得不到清闲,也失去生活的快乐。结果,带来更多精神生活的困扰和烦恼。
这说明,我们已陷人心灵的牢狱,给心灵加上了一道人为的紧箍咒,并把咒符的控制权交给了别人!
瑜伽禅修的训练就是要帮助个人,从这些纷繁的障碍中解脱出来,看清生命,看清生活,看清自我的本质。然后,发现深度心灵世界的真我。这个过程无论对于生活、工作和生命究竟意义的领会,都是无上的价值。
心的训练是禅悟的工具。但工具不是人生的目的,在完成心的效能训练之后,必须放下它,用自性的智慧生活,请注意!这是回归到用自性般若来生活,而不是回归到贪执五蕴或禅的训练中过生活。
放下是在完成心的训练之后,泯除了我相,泯除了世俗和永恒的对立,泯除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隔。当下即是遍一切法界,十方三世都在当下之中。 人的心灵世界,既是波涛汹涌,因着七情六欲在推波助澜,又是纷扰不安,因为它不断攀援和执著。于是,要让心灵安定下来,开展自在、充实和喜悦的生活,并不容易,除非能在种种情境中把事理看清楚。“看清楚”便是开悟。 这项自我开悟的瑜伽禅修过程,能带来新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因为透过这个课程,能找到自己的皈依处,也发现永恒的慧命。
其实,自己才是自己心灵的主人。瑜伽禅修的训练是从未调的自己出发,逐步训练,但最后却放下这些训练,让自性自然地流露,自在的生活。在这一点上,瑜伽圣贤远比我们许多人站得高、看得远。那根掌控心灵的绳索原来可以自己伸手牵过来,然后一点一点松绑,让自己的心灵放松!
为心灵松绑,瑜伽人需要静心及不惑的定力。和对生命的顿悟,是在心灵澄澈之下的通透,一颗不安分的、时常躁动的心,怎会有时间思考生命的质地? (桑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