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 → 瑜伽红尘冥想主题 → 瑜伽剪式造型艺术姿势 更新时间:2011-08-24
瑜伽剪式造型艺术姿势

瑜伽文化环境与人格魅力

    人的成长是在人与外部环境(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人文教育在人的成长中是不可或缺的、极端重要的,他们是人成长的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如果习瑜伽者未能理解与我们交织在一起成长的人文素养与遗传、环境因素对个体人格(或者说是第二天性)形成密不可分的重要性;及只有我们充分了悟了某一特殊文化环境对引发个体后天行为表达模式的种种影响,才能在习瑜伽中自觉地加持重塑人格魅力结构的行为。(人格一般是指一个人的精神活动的稳定的、持久的特征,尤其是可在情感活动和意志行为活动方面表现出的特征。常与个性、性格 、习惯等词混用。)

    我们可以这样说:“人如果常常做某一类的事,他的思想、行动、谈吐自然就变成某一类的人。心理学亦讲人之性格,乃由习惯行为之累积而成的,若无习惯之薰习,则人格之形成殆为不可能之事。身体的构造当然会影响心理,但业瑜伽观认为生理因素决非是百分之百构成人心之原因。这虽然是科学和哲学上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以业瑜伽的立场来说,三世因果之心灵转世轮回说,是具有极高深哲理的一种学说,其深邃之含蕴非常人能明者。简单说来,吾人如承认生物有“本能”和人类有“天赋”之事实,则众生有前生之假设,实为极合理之想法。上述之由习惯而形成人格,由前生之串习而产生今生之禀赋差异,不可误会以之为定命论。禀赋之生成虽已成定局,但发扬或减损此项禀赋亦人力所可为者。人格之形成并非全由禀赋,后天之环境、教育及努力亦占一大半因素。大体说来,人格之形成乃由先天的业力习气所赋予人之禀赋及后天之努力、教育等,二种因素混合而成,缺一不可。所以不是完全的定命论,也不是完全的后天论,是一种综合先天及后天因素的缘起论。(桑田图文合成 )

关联文档:

学习瑜伽中人文精神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