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子郑板桥提出了“难得糊涂”思想。这一思想提出后,很快就在中国社会上广泛流传开来。在短短二百余年的时间里,“难得糊涂”已走入了街头巷尾,走进了千家万户,各种各样的谬误真理更以“难得糊涂”的面目不断涌现出来,如“沉默是金”、“吃亏是福”、“忍”、“枪打出头鸟”、“莫生气”等等。 “难得糊涂”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其所标识的核心内涵,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糊里糊涂,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忍让与避就,而应该是一种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积极的思索与进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种痛苦与彷徨、无奈与感伤。 从瑜伽修行意义上看,其所宣示的核心内涵,应该是一种对人的生命存在状态的深刻理解与认同。 在广泛流行的过程中,“难得糊涂”思想的核心内涵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其积极进取的思想成分逐步丧失,而其消极、无奈退让意义上的思想成分却得到了强化。“难得糊涂”思想的变异及广泛流行,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悲剧。这一悲剧的产生,肇始于中国文化的保守性、封建社会及文化的压抑性,以及封建专制王权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恣意践踏与摧残。( 慧儿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