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生命源头里,我找到了“奉爱的力量”, 与奉爱者心灵和谐共舞,心与心的能量相通。本来以为是我在念哈瑞、奎师那,没想到是哈瑞、奎师那也在念我,从以前对瑜伽(伽、yoga)奉爱圣者的敬畏有加,到如今蓦然回首,方知那人却早在,心灵灯火阑珊处恭候多时。 原来我们美好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欠缺那么多,欠缺的只是那份灵动的心。受过心灵伤害的人,往往会产生不懂得对自己产生好感 的行为,造成长期冷落忽视自己真正需求而不自知,这时更须在学习瑜伽中焕生命源头爱的力量,滋养自己,让所有受过创伤的器官组织,都在奉爱能量中心,得以修复。尤其可以这样将爱的好感能量重点传递给长期被忽略曾受过重创的器官。每天抽一点时间,静静的将手贴在 哭泣的器官上,面带感恩微笑,冥想着内心连续不断地对它们加持好感,以虔诚忏悔心语与之展开广泛领域的对话,聆听它的诉说和需求。因为这些器官默默地为生命长期提供能量支持,却长期得不到主人应有的照顾,真是于心何忍! 接着用奉爱者的真心赞美唤醒每一个细胞,对每一个细胞报以虔诚微笑,对他们也产生好感。爱的能量会逐渐充满而流淌,我们的脸经常会出现微笑,我们的细胞也跟着微笑,我们不由自主地会将内心的好感散放出去,甚至扩充至非生命的物质,如桌、椅、碗筷、碟子等,我们开始跟他们也产生共鸣。一行禅师在《和平的脚步》中,有一段精采的描述,他教我们如何在清洗碟子时,建立起流水、双手与碟子三位一体,你碟中有我,我水中有你的亲密关系。虽然我们每天都重复相同的琐事,但心境改变,相同的事物却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感受。 如果每一个瑜伽人都从渴望追求无条件奉爱观去体验生命本源的快乐,那么她会发自内心对每一个生命的由衷礼赞,都会产生正面的能量,都能使我们进入彼此生命的最深处。并开始对“陌生人”的定义,有了一个全新的诠释:原来对陌生人每一次投注的好感,两人之间隔阂都得到应有的消除,也可以像“恋人或好友相会时的感情交流,双方情投意合”一见如故备感亲切,那是一种两相情愿,想与每一个生命共建共享的美好经验。在我的瑜伽辞典中,我以“奉爱”两字来表述,但这并非狭义的儿女私情。 赞美是我们与每一个生命共谱的恋曲。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比赞美的力量更具魅力,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忍心拒绝或抵挡,来自另一个心灵最真诚的呼唤。(桑田 于广州禅修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