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遇明师之前,由于多年的修学,许多修行者都掌握了一些瑜伽学知识。有些人读过许多瑜伽经书,甚至还能熟背,或者讲起瑜伽头头是道。但是,每个明师各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他不可能按照你的习惯和意愿来教学。因此,有些人就不理解,或者接受不了明师的教学方法。或者总爱拿自己以前学习和理解的瑜伽学知识来分别,来判断明师的每句教导是对是错,这就是分别心或者说是认知不当。
有些人确实心也很诚,也很想依瑜伽观奉行。但是,由于无始劫形成的认知障碍,形成了严重的“我执、我见”习气,遇事先按自己的分别心来判断对错,总是把明师的教导排斥在外,因此难以精进。有了认知障碍,你对明师教导的修学方法就会大打折扣,不可能照样去做,如此必然影响自己的修行进度。瑜伽修行人应该明白,你所学的瑜伽学知识是“识”而非“智”,一般人充其量也只能达到对瑜伽经字面的理解,但真正的智慧不是从经书字面上得到的。所以,许多人读书越多,反而认知障碍越大,分别心越重,正是所知障造成的。
如果你说他心不诚,也并非如此,是认知障碍使得他放不下原来所学的东西。由其是那些执着善的修行者,是无始劫在修行中养成的习气。当明师指导他应无善无恶时,他就很难接受。只有不折不扣地依瑜伽观奉行,完全照做,毫无分别,才算真诚。你如果真想在明师那里得到东西,首先要放下自己的东西,把你脑子里原来装的思想和观点全部空掉。如同你有一杯陈水,你倒掉半杯,明师只能给你倒进去半杯。你把杯子倒空,才能得到一杯新水。如果你一点也放不下,你就一点也学不到。
3、误以神通判断明师
许多瑜伽修行人都执着神通异能,这或许是无始劫以来,由人猎奇心理养成的习气。听说哪里有位神通较大的人,就认为是高人,是明师。并千方百计地攀缘接近,总想在他那里很快就得到点什么神通或大法。其实,你如果执着神通是很危险的,精怪鬼神都有神通,所谓的“着魔”、“走火入魔”,都与执着神通有一定关系。
真我与神通是本与末的关系。神通只是真我本性中显现出来的一种作用,作用是末而非本。其实,我们平时的穿衣、吃饭、工作、学习不都是本性中显现的作用吗?电视机能演播与电视台同样的节目,不是也很神通吗?其实,在人们眼里它又非常普通。神通只不过属于阴性功能而已。轻视阳性作用而重视阴性作用,其本身就是
一种不和谐状态。有了不和谐状态,你才会去执着它。其实,有神通的人,甚至有较大神通的人,并不等于已经开悟和证道。有些已经达到穿墙、搬运汽车的人,仍在迷惑颠倒,尚未开悟。有些人表相上有些神通,治病、算命都很灵,
有可能是属于附体现象,执着神通的人就很容易招来附体。如果神通出在开悟之前,神通越大,很可能造业也越大。因此,执着神通倒是很危险的。
开悟的明师并不一定显现各种神通,因为他已经把神通看的很普通了,普通的如同穿衣吃饭一样。他并不以那些小神通来显示自我,因为他心里已无我无他。“未开悟者,虽有天眼,等于肉眼。”因此,明师虽不显现神通,但是,他几句话就能改变你的生命轨迹,他能度你成就瑜伽,甚至他看你一眼就足以穿透你的心,并知道您那里存有阻碍与瑜伽合一的负面信息。这难道不算神通吗?这才是真正的大神通,是五眼六神通里最高层次,是属于度人类型的“佛眼通”。
如果你不明白这些道理,只执着神通表相,就障碍了自己得遇明师的机缘。相反,由于你的执着正与魔相应,很可能被魔所控制。因为魔总想控制别人,如果你不随顺他,不服气他,他就会用神通控制你。而开悟的明师只有平等心,从来不强加于人,而是恒顺众生。
4.对明师无诚信
师与徒的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要想达到成就的目的,其实也非常简单,简单的甚至使你不敢相信。只需要真诚地相信明师,就能达到自己求学和成就的目标。因为明师是已经开悟证道的过来人。他已经过千辛万苦,闯过了这条证道之路,你只要相信他,按照他指给你的这条路,毫不犹豫地走下去,你也必然有所成就。但是,往往问题就出在初学习瑜伽者的心理障碍上,不能死心踏地、毫无疑惑地相信明师。总爱背着明师耍些小聪明,不由自主地就走入了误区,使自己的修行进程产生不应有的负面效果。
在密宗所传的密法里,有一种称谓“不修成佛之法”。其中有“系解脱”、“眷属解脱”、“中阴解脱”法等。“系解脱”就是你身上系有(佩带)上师赠给的信物或饰品,就凭着这个“系”,使你时刻想着自己的上师,与上师结下了不解之缘。将来灵魂离体以后,上师在宇宙空间的每一个波(化身),都可以度你去极乐世界。而这个系只是表象之“系”,真正的“系”是心系上师。“眷属解脱”是指生前曾是上师的亲眷,以及在上师身边长期追随或侍奉上师的人,与上师的亲近程度远超于儿女,他们能够时刻心系上师。灵魂离体以后,就凭借生前与上师的亲缘和诚信,临终一念自然会想到上师,此时,灵魂瞬间即可与上师勾通,上师或上师的化身就可以度他到极乐世界。但是,这两种解脱,一个最根本的共同点就是诚信,一个诚信就足以使你得到解脱。真正的诚信就是无我,空掉自己的一切思想,心里只有上师。只有你达到时刻心系上师,何愁上师不来接引?无论你死在上师之前或之后,无论上师是否知道你的死,只要你临终一念能想到上师,他或他的无数个化身,都会起到接引你的作用。
大彻大悟的明师就象太阳一样,给众生带来光明和温暖。只要你去接近他,你总会从他那里得到光明和收益。可是,那些有认知不当的人,会埋怨夏天的阳光太热,冬天的阳光太短,阴天太阳没出来。然而,太阳不会在意人们对他是好是坏的评价。有人说他好,必然也有人会骂他坏,有人需要他,也有人不需要他。然而,太阳不会因为人们的谴责与赞叹而动念,更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运行轨迹。明师也是如是,无论别人怎样误会或诽谤,他都不会去解释,心里有委屈才会向人解释,明师已无分别,何生委屈?因为他心中无我,何况虚名?他仍然一无返故,默默无闻地去普度众生。
在修行人的一生中,要想得遇明师,谈何容易?多数人一生无缘得遇明师,空修一世,未达成就而抱憾终生。古人讲:“明师可遇而不可求”。如果无缘,求也求不到。即使天天得见明师,不知珍惜求教,不能依教奉行,不能努力付出,仍难得道。这就是有缘无份。
净空法师曾拜李炳南老居士为师。如果有“出家人不能拜居士为师,不能听居士讲经说法”的有认知不当,何有今日所成?拜师前李老师提出三个条件:“一是,从今天起跟我学,不能跟任何人学,不能听任何人讲经说法;二是,我让看什么书,什么经,你就看什么。其他任何书、经都不准看;三是,你以前所学的东西一律作废,一切从头学起”。乍听起来,李老师似乎过于自傲,目中无人,条件苛刻。但三个条件只限五年,净空法师当时虽不理解,但心真诚,能完全照做。结果四、五个月就大见成效。心清净了,智慧多了。此时才理解李老师的严格要求,是为使自己定在一处,一心不乱。才能定中生慧。受益之速,自己也难以始料。五年之后,自己主动向李老师提出再续五年。如此按师承之规教学,真心虔诚,才有今日之所成。
古时拜师修行,徒弟必须时刻追随师父身边,时刻倾听教诲,开悟之前是不能离师出山的。古之教法,很有道理。开悟之前,如果接触的人过多过杂,必然接受各种不同的思想,以及各种偏知偏见,因徒弟此时尚未开悟,而无辨别能力。从表相上看,有些他人教诲似乎是对的,有些做法从人道的角度来看,似乎无可挑剔,但从修传统瑜伽观的角度来审视,又会使你产生障碍。例如,一位居士,每天都有人主动给她按摩。从表相上看,此为好人善事。但是,她的阴性师父却告诫她:“不要遇此人来往,他现在还未修入正道,不是在教你从心上修,而是在引你执着肉体的享受。”从这一实例上可以说明,在未开悟之前,要一心一意地接受明师的指点,不可过多地接触他人,以免在你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旁杂感染。从而会使你分心,影响对明师的虔信程度。其结果还是误了自己的修行进程。在修行的同道中,有不少人因此而走入叉道,却难以自知。虽旁观者清,但入事者自迷。
虔信明师,就再也不会否认明师;迷信明师,则意味着随时会否认明师;如果用分别心去挑剔明师,早晚会离开明师;如果用瞋恚心对待明师,早晚会毁谤明师;如果以贪法之心去接近明师,只能是一无所得的背叛明师。只有把自己的思想完全放空,把一颗心彻底地交给明师,你才能在明师那里得到最多的收获,甚至可能达到今生成就。
传统瑜伽观非常懂得师承教学之理,因此,在收徒之前要经过严格的考验。收徒之后还要经过三年以上的磨性期,要达到对师父的教导言听计从,甚至师父给个眼神儿即能心领神会。磨性合格后才能教你真功夫。而现在的人又有多少能经得起三年磨性呢?师父即使把平生的功夫都教给他,因没有磨性和各种付出,仍然得不到。一个连自己师父都不能尊重的人,尚不够做人标准,又何谈学道呢?即使得到一些,也不过是皮毛而已。更不会珍惜,因为得来的太容易了。不失不得是宇宙间千真万确的真理。
大彻大悟的明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无不是教理,无不是真我本性的自然流露,明师所说的一切都是在说事实真相,而没有个人的分别和观点。他既不傲慢,也不谦虚,而是把宇宙真相原原本本地表述出来。在他心里根本不存在邪正、善恶、是非、对错,一切言论皆是方便假说。
开悟的明师已经断掉了私情,表相上看似无情,他心理已经放下了亲属和过去的朋友。更不存在过去的仇人或毁谤过自己的人。他平等地善待一切众生和万物,在他眼里,没有远近,没有亲疏,视一切众生皆兄弟手足,以大慈大悲之心放弃、代替了过去的小慈悲。如果你与明师有缘,你就认真地去珍惜吧,应该常常主动去求教于明师,而明师不会主动来攀缘找你。“缘”是过去结下的因,“份”却是靠自己努力挣来的,份的多少就看你对明师的心诚程度,主动求教程度,以及对明师教导的接受和努力修炼程度。如果缺乏这些条件,即使你有缘接触明师,也只能是有缘无份,失去千载难逢之良机。
瑜伽无处不在,没有来去之说,他所能做到的一切,他那充满空间,而又不占有空间的每一个波也都能做到。“来者实无来,去者实无去”正是如此。仍未离开“生物全息能理论”的深奥之理。你如果把“生物全息能理论”悟透了,你自然就能接通阴性的明师,阴性的明师时刻就在你身边,观察你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你的每一个念头。
在你修行的道路上,明师指导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虽然众生皆天赋与瑜伽合一之心,若不遇明师指导,终究不会悟道和成就。古人很懂得尊师重道,有些人为了访寻明师,争取这个必不可少的修行要素,走遍名山大川,吃尽千辛万苦,甚至倾家荡产作为求道的川资路费,因为他们知道,明师是无价之宝,明师可以使你开悟和成道。
但是,现代大多数瑜伽修行人,缺乏诚心信任明师,更经不起明师对他的磨性考验。要想进入高层次的修炼,必须经过长期的磨性,否则,明师教你,你也学不会。因为瑜伽修行与学知识是不同的,学知识靠的是大脑的记忆,修瑜伽靠的不是大脑,是心性。现代瑜伽修行人只是一味的想得到东西,但又不想在财物、体力、磨性等方面做些付出。当明师让他付出的时侯,他就会以为是明师贪财,这个明师还不合格。而没悟到,这正是明师对他的磨性和考验,在考验和培养他从小舍到大舍,从大舍到彻底的舍,不彻底的舍,就不可能进入那个瑜伽终极的“道”。其实,明师已进入了道中,已经成为海洋,他什么都不需要,他并不需要你所供养的财物,只是为了让你真正地得道,才让你作出必要的付出,你如果误解明师,就被障碍在门外了。
母亲只能生下你的肉体,并给予你所需生存的物质,给予你的是一生的生命。明师可以给你灵性发展的机会,可以打开你沉睡已久的心灵,给予你的却是无始劫的慧命。经明师灌顶后,可以消去你过去的业障。经明师点化后,可使你漫长的修行之路缩短千世万劫。如果有缘,还可能今生成就瑜伽达到解脱
。
爱明师就是爱瑜伽,明师就是瑜伽的化身。明师虽然也有肉体的存在,在世的时间也不过百年。但传统瑜伽观却认为,明师对于学员有永恒不灭的加持力,他的能量以波的形式超越三界,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转贴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