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我的梵唱禅修日记 → 向善向美 更新时间:2011-12-08


向善向美

向善向美,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都有不同的定义,从而会给出不同的评估。若是寻找瑜伽观定义的善美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好比去发掘一棵完美的钻石那样异常困难。

每一个向善向美的女孩都对瑜伽充满了热切的希望。但只有那些经历以生命为平台和瑜伽术展开广泛领域对话之人,才知道她们为之付出了多少辛酸,克服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困难。

在成就瑜伽向善向美的道路上充满了各种困难和变数,必须自我克服,不断进步。在瑜伽界,对善与美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从事瑜伽行业,就要付出比时尚界和美容界更多的努力。许多喜爱瑜伽行业的姑娘们为了美丽梦想,正在不懈努力着。

前段时日看了一场小姐选美大赛,云集了全国各地的美丽姑娘们,香艳夺目。当记者问及陪审团最美的标准是什么,遗憾的是他们也无法给予明确的答复:外表的美丽固然重要,但内在美同样重要。

然而这无法给予明确的答复,就是指只可心领不可言表的,由内在善美所焕发出来的,一种无形摄心的感召力。瑜伽修行文化谓之本质为:般若。它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善之心所具有的。有形能见,无形也能照见;有声能闻,无声也能闻。它是人产生一切善美法(对人性具有美的感召力的修习方式)的内在动因。修习瑜伽就是唤醒我们本就具足了相好、智慧、福报、才能……,的整体记忆,并以之作为切入点及基准至善自我。由此一位瑜伽行者不难理解真正善美的知见,“是知觉者、知觉的能力与被知觉者三者完全通透(瑜伽经)。”

至于常人所讲的善与美,则由外物所引生,必须先有形与声,才会有能见和能闻。若无形与无声,即不能见不能闻,在这种状态下所表述的善与美在深度与广度上是受到限制的。(桑田 于广州禅修工作室)

关联文挡:惟善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