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己提前告诉了学员在禅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身心应激反应,及应对的解决策略。但,前些天,这位学员告我,她在练习过程中有大哭大笑的现象发生,问我应怎面对云云。
其实,几乎大部份人的身心状况在瑜伽(yoga)修禅构建过程中都应该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身心正常应激反应,这是由于在禅修中拆除了业己构成的身心联接状况,或者说是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压抑,造成累积体内的能量物质,在释放过程中所生成的正常身心生化应激反应而己。因人累积能量的级数和属性不同,有些人或许会有大哭大笑类似发泄的等行为。
我们每一个人因先天禀赋及后天生存状况各不尽相似,因而所形成并潜伏于身心各种问题也各有所异。再加上有些习瑜伽者因所选用的练习技法,有些较着重于思想上的观想而不注重生理与心理的调和;有些则因本身的身心皆处于较粗的状态,在用功时又不能深入;有些则因本身身心已
进入较深的调和,或处于较细微的状态;也有一些则因个性偏重于理性、故对于直觉的体会非其所长所重,且心力也较强、较能稳定,故在禅修时,明显的身心反应,尤其是外在的,便少发生了。但有些则较明显、直接,甚至强烈的。
修行的道路是很长远的,修行的过程也不会是平坦顺利的,不是掌握了方法,确定了目标就已经解决了;乃至上路了。渐修渐进时,也还是有着不少的问题及障碍会出现的。在瑜伽实施原则的教导中,老师的责任并不是在教导一个方法而已,对于参学者在实修过程的种种身心状态,以及各种身心在调整及修练的过程所出现的反应,都应有一定的了解,乃至协助学员会处理这些问题。
倘若基于瑜伽经云“此世界有各样事物和知觉,是要让我们解脱于这个宇宙。”而修行,那是一个极极其繁复的身心调整过程,要将世间的粗俗染着的身心调和为出世间的深细及超
脱,没有经过大幅度的调整及更新,如何可能达成目标的实现?故对学员在整个修习链条中可能出现种种障碍、状况、反应,及问题出
现时是否懂得正视之而处理、解决。都做到统筹兼顾,胸有成竹。
因此禅修中,多亲近瑜伽关于禅修指南的知识、指导老师,也应多参阅有关的资料,并以瑜伽实施原则为正知见,作为整个修行基础的建设及目标的确立,在以禅修方法的锻练、调整中,渐渐的深入,而达到净化身心、澈见本性、解脱自在的境界。(桑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