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我的梵唱禅修日记 → 心力、业力与命运更新时间:2011-08-19



心力、业力与命运

瑜伽经云:那些障碍由过去的业行而来,在可见及不可见的界域发生作用(2.12)。一旦生根,便影响生命的状况、生命的长短和种种经验(2.13)。那我们该如果理解及以这段经文来指导我们的具体修行呢?

显然这段经文告诉我们,生命的全部意义并非都行人止步于矮矮的坟墓,而是流转于生生不息。促成今生所遭遇的内在动因,在时空上都与过去世所行的善恶业有关联(注)。由此可见,传统瑜伽观所定义的业力:是组成因果关系的內动因。业力是指个人过去、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的全集合,业力的结果会主导现在及将来的人生经历,所以,个人的生命经历及与之相关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业行影响。因此,个人有为自己生命负责的可能性及责任。而业力也是主导轮回的因,所以业力不单是现世的结果,还会生生不息地延伸至来世。

人又何以摆脱业力的控制呢?瑜伽(yoga)经曰:瑜伽是学会驾驭心意的转变。倘若学习瑜伽者把握这种驾驭心力的技法,并修到心不随业,心能转业的境界。就可以摆脱这些业力的束缚,而有能力对自身命运的走向采取积极意义上的干预。由此可见人命运的如何走向,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您现以怎样的一种文化形式去展开您的人生。

人类除去生存、利益、健康之外,接下来最关心的可能就是人自身的命运了。因为命运的好坏,直接影响生活和生命之间的质量关系,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命运的关心有时甚至超过了生活和生命的本身。而常人的行为及价值取向观等一般好难摆脱业力(命运其实是业力牵引的轨迹)所控制范围。这是因为人受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内在智慧大多遭受六尘污垢的覆盖、淤积,迷失了本性,无力识别和修正黑暗(愚昧)业力所控制下的命运。而传统瑜伽术基于开发人无上智慧的修习模式,可增强我们的内在本具智慧之光明,足以引领拔除我们黑暗的业力。然而这种能力的获得还须看各人精进学习瑜伽术的程度如何,方可决定其减轻业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程度。皆因能级不同做功也就不尽相同所致。所谓的内在智慧,与生俱来,只因各人被业力压抑的程度有差别,所以其表述的特征就各不相同了。

心与业的关系:心能造业,心亦能转业;业由心造,业亦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人随业力转;业不随心转,即心不能转业。

人何以能驾驭心意呢? 内在智慧可识别业力,且俱足相应的机缘,心与瑜伽合一,心与道合一,心与佛合一,皆可摆脱业力的控制。

业力何以能控制业力呢?业力所控制的生命资源远大于心力,且欠缺至善所必须的机缘,无以觉醒,认贼作父,即为业力控制。

由此可见,不管是我们现在还是将来所遭的境遇,皆是在业力所感招下,心之所作所为。若人受业力的感召而无力自拔,那么由业力所生成的因果来报皆有必然,这是业力控制心意乃致命运所致。若心能产生觉醒意识进而消除业力的影响,那业力所形成的因果来报皆无必然,这是心能转业之故。

显然,一个人如果其觉醒意识若能识别业力、驾驭心意,当业力所感召的无常到来之前,就可有所作为,将人调整致消业的状态下,则心能转业(命),防患于未燃。

然而人之业力将产生的果报(命运)乃自己以往行为所造,此己无可奈何。所幸的是其表达状况受心觉醒意识的左右,其机在我,不完全由天。也就是说造业与转业(命运转化),皆取决于您当下以怎样的一种智慧生存方式,而不完全取决于业(命运)的因素。

学习瑜伽之人贵在可知:人的一切境遇皆为心造(命由心造),祸福生杀的命运之权就捏握于我们自己手中,在人类社会中无数逆转命运的事实都在昭示我们,只要勤奋学习修省内心,从自己心田上种善因、精进耕耘,不心外求法,我们就可做得更好成就更多。为此瑜伽红尘课程的设定,也就是基于上述认知,去帮助有需学员以坚定逐鹿中原的决心去整合优化命运,在修习中蓄势待发,以助未来人生大有斩获。

我在这里特别提醒读者注意的是:人在体力、智力、精力、生理、心理、性格上的表述千差万别,不是造成吉凶寿夭的必然因素。业力命理学的这些观点也只是表示了生命运动的一种趋向或者说是一种可能性,可能性绝非必然因素。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充满着转机,而产生转机的根本就外部而言,在于环境因素、如机遇,特别是所处的社会客观条件;内部而言则在于人的愿力(心力)如何取向。如果你对业力命理学的观察,做为可能性看待,自然不失其参考、探讨的价值,如果你把它当成必然性看待,就很可能陷入宿命论的泥沼而不能自拔。不可不慎!(桑田 于广州禅修工作室 )

注:可简单理解为现学习成绩差与过去不努力学习有关,并将时间拉长就接近是经文之意了;业力;以现代述语可简单理解为遗传因素对人的造就。

关联文挡:业力意味着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