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瑜伽轮回观而言,众生是受业力的牵引,才轮回到这个娑婆世界的。而每个人因前世所造的业也不尽相同,以现代科学观而言,就是遗传因素的造就各不相同,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每个人今生或多或少在身心健康、能力等方面的表达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为了摆脱这些来自先天或后天因素对生命的束缚,拓展人的核心竞争价值,不至于影响我们基于习瑜伽而达人生各种目标得以实现的初衷。就取决于我们在修习瑜伽术的过程中如何照见这些限制点并获得妥善、安全的解除方法了。
瑜伽经云:这些障碍还在精微阶段时,可以做相反的事情来消除(2.10)。如果成形以后,可以静坐冥想来消除(2.11)。那些障碍由过去的业行而来,在可见及不可见的界域发生作用(2.12)。一旦生根,便影响生命的状况、生命的长短和种种经验(2.13)。
由此可见,这些因素的发生与造就直接左右了生命生存的质素,无疑值得习瑜伽者必须进行严肃探讨的课题。
传统瑜伽术基于生命的轮回观的修行原则无疑充分照顾到了生命于不同形态(法身、报身、化身)、不同时空的需求,其修行技法当然内含有系统、安全解决这些问题所必须的智慧及实施原则,任何一位严肃的学习瑜伽者只要肯用心尽力去遵守传统瑜伽术八支的循序渐进修行原则去练习,皆可拥有此智慧的解决策略。认识并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样正念就会引导你成为一位一切时中都觉知光明的人,不然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受业力的牵引下走偏而不自知。
显然,对于初习瑜伽者而言,首先要建立的学习正念是,学习瑜伽术与学习其它课程是一样的,其正确的学习程序必须得到不折不扣的坚定执行。如果我们业已建立起对瑜伽的生命整体观有个基础的正确认知,那么,当我们要解除这些生命限制点时,就自然会先清醒地获得正确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那些因素是可选用我的地盘我作主的方式去解决的,那些因素是要我们去敬畏的而不是盲目挑战的。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之聪明与大自然无量智慧相比,永远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关系,而这也不是人的意志力所能改变的。
我的经验是,倘若以正见去做慈悲观(或者说是心法)来指导您的修为,您不难觉照我的生命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究竟之因,同时您内在的智慧也会自然引导您选用消业与解行同步进行的方法,以安全稳妥的步骤去解开生命的限制点,其符合传统瑜伽术的生命整体观的多边原则,不会人为生成危及生命的负面因素,以现代观点而言这是个绿色环保的行为。如果用纯粹的技法强行去解决同样的身心问题,则是以人的价值取向观为中心的单边行为,是无法充分照顾到影响生命的各种因素的合理需求,终究会伤及生命。其实不少修行人身心健康状态每况愈下乃至英年早逝,而这无不以修行不当有关。我也曾收过一位佛教徒的学员,过了那么一段时日,我观之命有短寿之相(估计在54左右过不了60岁)而告之,您此生要养成,若有什么事能今天办的不要拖至他日才办的习惯,您的命不长,不要留下后悔之因,她当时也相信我的判断。后来我细想了一会而问之,您是否独自更改过修行方案。她说,是的,她已做了如此这般的修改。我立刻警告之这样修行方式会短命的并建议她立即修正。人身难得,生命无价,若从生命的长远观而言,这些为了快捷达到生命某个片段的目的,不是无知就是一种欠缺智慧的短视行为,也是对生命神圣不可冒犯的一种漠视和浪费,也有违于瑜伽术的生命观。对于那些想进入或已进入这些生命注册表中进行数据修改的瑜伽人,我的忠告是,保持一种敬畏、警醒的心智是有其必要和重要性的。当知佛海与苦海同样无边。
基于在快餐文化背景下成长的时尚之人,及对生命的长远观和安全策略等相关因素的综合考虑,我建议初习瑜伽者,对古之圣贤关于此课题的修行忠告绝不可掉以轻心“君子得之安身立命,小人得之丧命。”“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所以神也。”
最后愿瑜伽人早日彻底掌握瑜伽术的解脱智慧,进而获得永恒安祥的生命。(桑田图文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