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我的梵唱教学日记 → 修行与俗世价值的实现更新时间:2011-08-18


修行与俗世价值的实现

员修行的初衷是基于实现俗世价值为目的,这没什么不好,在这商业化的社会中,如欠缺这一视角,反而不好。再说如果修行在我们人生发展中并不受用,那这样的修为又有什么贡献价值可言呢?
关于俗世价值或者说是钱与修行的关系究竟哪个在现阶段更为重要?我想这没有人比你更清楚,在此就不画蛇添足了。假如充分评估后,觉得仕途比修行重要,那目前的修行只能围绕着仕途展开(以 你目前的能力己不难做到这一点),坚定树立起工作也是修行的重要部分,纠正以往只视打坐为修行的狭义理解,并在资源配置上应照顾到这一实质需求,则仕途为重,修行为辅。致于具体实施的方法,就是我基于你目前的实质情况与你探讨过的三个方案,1、在单位人事上突破,2、以不受单位人事限制突破,3.以修行方式达仕途之效,
第一种方式需与常人那般去奉迎工作中的人事,这对修行人的品质与灵性发展有负面影响,但也不是必然的,当知污泥尚可出莲花,况且敲定的切入点是以多边共赢的方式且不俗。
第二种方式拓宽现生存空间,避免万一受单位难以预料的人事影响而无以自拔,又可提升自己智能,还可充分利用你从大学到工作所累积的知识,不会在实施过程中生成因知识结构性障碍,就算有也较易突破,况且这些可在紧随的练习中获得,无需专门学习,也充分利用了现平台所提供的支持,且实施方案难度不算大,我个人建议选用。
如果你是选择基于以修行为主达到仕途的目的,不是不行,而是一个更有挑战性且富含远见的策略。但你现工作平台的性质与之不兼容,除需重新构建一个运作平台之外,从你目前把握的知识结构层面而言,不是单独某个方面的欠缺,而是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结构性不足,且想在日后靠单纯性的练习中,获得实质性的突破可能性不大,若不占用现 极为珍贵的资源去补足欠缺,会在日后与现代文明进行广泛领域对话时,存有表述上的障碍。另在与你多次的交谈中,隐约觉得有必要提醒你将如下几个方面的考虑纳入决策中。

通过修行获得某种出世间的智慧或者说是能力,一方面这不是个仅凭今生纯粹的修行就可获得的概念,就传统瑜伽术的生命观而言,今生修行的收获,还与你前世是否播下相应的种子有关(以现代术语言之则是个遗传表达的因素),而不是个单凭一味勇猛精进你就一定可达到初衷目的。这好比这块地下没有石油,任你怎挖也不可能挖出油来一样。这种贪图便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想法,无助于修行,保持平常心方为道。

另一方面就算你获得这种能力,当知佛说:“不可说”乃是个不可逾越的底线(这大多属于密类知识),这不是个纯粹的学术问题那么简单。也就是说你获得这种能力,并不等于你可随心所欲去使用之,特别是用在解除某些人的业报方式上,你的行为不能破坏大自然的业报定律。这犹如您有一把手枪,也并等于就赋予你可以凌驾法律之上而随意使用,当然你可用之谋财害命,但你必须承担由此而产生的后果。我就困于此地多年而无以超拔,想必这你也对我有些行为费解,我也无言。只是想再次提醒你应深知,君子得之安身立命,小人得之丧命的说法。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大、地大、人也大,遗憾的是现代人只知人大,而忘了天大地也大,我想,如果他日,能确保我们从修行中安全受益,应深知:大自然严谨、庄严的秩序,是给人去遵守、去敬畏的,而不是盲目挑战的。(桑田 于瑜伽红尘广州禅修工作室 )

上一页   下一页

关联文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