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自己的情况为例,我愿意先以百分之一百的修行方式为主导,然后视学习能力提升的状况才逐步过渡到以现代教育为主。我是基于现代启蒙教育方式成长的,学习瑜伽之后溶入了內在修行方式,因为我不但从瑜伽理论上认识了,以修行为主的方式对强身益智都有好处,而且我觉得内在启蒙的修行方式对现代教育方法有补足性的作用。我也亲证了这种教育策略对我学习能力的提升与精神面貌、体能活动都很有好处。既然不出现负面效应,且很容易实行的,为什么不在提升人学习能力的教育上采用这种策略呢。
显然,我的上述言论是基于修行者而言,若对于某些人,这种“内外”结合的教育策略的实施,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不见得人人皆适用,假如他们愿意根据自己的先天禀赋、身体健康状况、心性因素、客观条件来选择的话,这是无可非议的。
造成这种学习上的障碍主要原因是在推理、逻辑与空间、图像思维间的信息处理传递机制上,若想以瑜伽方式去完善其表达机制,教导者必须亲证过这个修行程序,方可引导他人从这一层面准确切入,不然修一辈子也未必有实质性贡献价值;另一方面,教导者还必须具有准确判断出这种表达机制不充分,主要是哪种身心结构所定义的,这都不是轻而易举之就可做到的。就以您目前的修行层次而言,充其量也只是在修行中亲证了如何将局部形体参数转录为瑜伽语言并做相关修正而己,这用在控制形体上是胜任的。但关于如何提升人学习能力的实施原则,是基于黄帝内经心主神明的阐述方式作为修习指南的,并不完全是在现代生物医学定义的物质层面。其指导理论比您现所能见证的生命层面更根深,以一个浅层的觉知是无法正确指导另一个更深层的修习,这就如一个小学教师难以胜任大学教学一样。换言之,以您目前的能力还不足以提供这种在修行意义上有正面贡献价值的指导服务。
尽管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但关键在于我们依然拥有一个简单的想法,相信伴随着不断深入的修行,可增长我们日后解决生存困惑的能力与智慧。有了这份纯真的愿力我们就可在朝圣道上走得更远成就更多……。(桑田 于广州禅修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