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我的梵唱禅茶瑜伽 → 禅茶 奥妙无穷更新时间:2011-08-18



禅茶 奥妙无穷

中国传统禅修文化崇尚“茶禅一味”之说法。禅是梵语音译“禅那“的简称,意译作静虑,义为系念专注一境,正审思虑。在古代印度,禅修方式被视为古老瑜伽修持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瑜伽,印度梵文原作Yoga,是印度各宗教徒共同采用的修行方法,胡适曾说:“中国禅并不来自于印度的瑜伽或禅那,相反的,却是对瑜伽或禅那的一种革命。”铃木大拙曾说:“像今天我们所谓的禅,在印度是没有的。”他认为中国人把禅解作顿悟,是一种创见,也足证中国人不愿囫囵吞枣似的吸收印度佛学(我想当今学习瑜伽者也应如此这般才是),他说:“中国人的那种富有实践精神的想像力,创造了禅,使他们在宗救的情感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茶之作为一种绿色饮料之所以在禅修中盛行,起始是因为形而下的健胃和提神。禅修前先吃茶,可在禅修中不寐,不餐食提升学习效率。如此修心悟性,以追求形而上的心灵净化,对自然的感悟和回归,在静思默想中,达到真我的境界。禅的意境多少和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净淡泊、朴素自然、韵味隽永,恰是禅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归宿。

品茶的环境宜清、宜静、宜闲、宜空,而不宜过雅。徐渭说:“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丌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这里青藤讲的是文人雅士的品茗环境,似乎过于雅致,而难达禅宗论道“自心是佛”的空灵之境。我以为陈继儒强调的“一人得神”和张源讲的“独啜曰神”更近茶道之道。

什么是禅味?就是得到禅定的快乐,得到轻安的滋味。这种滋味奥妙无穷,不可以心思,不可言议,借助茶的帮助,身历其境的人才能体会,才能领受。好像如人饮茶,冷暖自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各位想要知道这种禅味是甜是苦,要努力参禅,到了相当境界时,自然晓得其中滋味,所以要参,参到水落石出时,就得到禅味。禅不是说的,而是参的,所以禅宗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以心转心,教外别传,见性成佛 或成就瑜伽的法门。

参禅的人,参到火候到的时候绝对不发脾气,不与人争论,到了无争三昧的境界。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看富贵为花间露水,看功名为瓦上霜片,顷刻就消逝无踪。(转贴 编辑)

关联文挡:茶与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