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境界繁多,茶的品种浩瀚。
初涉茶界,似有初生牛犊之意,
便将茶的境界把玩出一个“听”来,
我以我悟问茶人:若何?
为解渴者,当为喝茶;
为增值者,当为藏茶;
为论道者,当为品茶;
为生计者,当为卖茶,
云云。“壶中天地大,杯中日月长”,
大凡亦适于酒适于茶,那是纯文人的境界。
何故茶中有声、无声?哪来的听?
我谓: 茶中自有万千声。
太远的不说,以茶圣陆羽的《茶经》论,
想那位白须老者身居鄂中,独能听得见茶田万顷,
风声摆动。耕种栽培、收晒制作及品味均有细述。
为后人留下一部《茶经》,至今搅得茶人痴、香客恋,令人举世不宁。
以至到今天,朝圣的茶人们挤爆了鄂中的天门小县;
一世一代的文人骚客们手不释卷,把壶论茶,心如摇旌;
茶农们祖祖辈辈,春前雨明前茶的锄种采收无不以“经”为食,
以“经”为生,此不谓不动,焉又不谓不听。
李清照将“雨打芭蕉”的水溅在茶树上,茶便生出了婆娑的飒飒之声。
此物是为壶中浆,怎不叫人洗耳听!
时尚的今天,茶也时尚了起来,时尚起来的茶,却又变得风情万种。
人们的“茶”余饭后,茶不再是两毛一两,而是动辄千元一壶、一盅;
茶在家喝,叫喝;在茶楼喝,却叫品。
而我看来,无论在哪儿,只要端起茶,你便能听。
因为,茶是有脚步声的,它随着时代走到今天,
我们应该能从茶的经历中听到历史的足音。
食不裹腹的年代,那叫茶;温饱之后的年代,那叫茗。
茶跟着历史的脚步走下去,历史又必将使茶赋予更多的内容。
今天看来,先人们将开门七件事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位序排错了,
茶所担当的历史似更丰富、更重了。
在修习禅茶瑜伽(yoga)中,茶不仅只是喝,还需要听。
只要用心去听,茶是会说话的。
让我们这颗在凡世浮躁倦怠的心,静下来,慢下来,细下来,
细到可以听见茶叶在水中绽放的声音,
能感受茶叶那种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精神,在她完美绽放的刹那,
人们可以品味个中滋味,品茶听茶,
茶中有历史,茶中有故事,茶中有人生。(转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