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只是严肃的习瑜伽(yoga)者,要有信仰,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信仰。且有深厚的行业信仰传统,从职能神的崇拜,到尊师重道。祖师牌位的供奉,属于“天地君亲师”之中“师道”信仰,并列为中国信仰传统五尊之一。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概念,曾引起很多讨论,也有不少误解。实际上,新教伦理的社会学实质,讲求的是一个现代社会团体伦理,甚至是行业伦理,是一种基于信仰的职业伦理。近日爆发的毒胶囊事件,再度触目惊心,晕厥国人。
从行业要求出发,这就是行业信仰或基于信仰的职业伦理缺乏。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存有深厚的行业信仰传统,从职能神的崇拜,到尊师重道。祖师牌位的供奉,属于“天地君亲师”之中“师道”信仰,并列为中国信仰传统五尊之一。中国各地各行业千古流传,均有供奉“祖师爷”的习俗,较常见的有:农业,奉祀土神和谷神;教育,尊孔子为至圣先师;商业,供奉财神牌位,同时也尊范蠡为祖师,还有中医内科祖师孙思邈、中医外科祖师华佗等等……。这些行业祖师崇拜,各行各业都很重视,均被视为本行本业的保护神,以至于有“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 的信仰惯习。这些行业的祖师爷们,大都是很有名望的人,直接或间接地开创、扶持过本行业,有的几个行业还能共信一个祖师爷,像典当业、算命业、香烛业、蚕业、丝织业、糕点业都供奉关羽为祖师爷。有的则是一个行业有好几个祖师爷,像盐业就有管仲、蚩尤、张飞、炎帝、鲁班等。千百年来,各行各业敬祖师,爱本行,虔诚一心为祖师爷传道,使各行各业建构了一个追随与传承的精神典范,以行业成为信仰,使每一个行业则成为每一个从业者敬畏的对象。这些行业神的崇拜与信仰,可被称为一种共同体的信仰。既对应着传统中国的大一统信仰方式,同时也分享着大一统的信仰要求。可说是,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信仰,行行才能出状元。行业、职业及其业缘,作为行业或阶层信仰构成的基础。这应当是现代社会亟需考虑的因素,它是基层社会的源头活水。传统行业神的信仰,基于一种共同行业的业缘特征,构成一定程度上的职业与阶层认同,很能近似于韦伯以新教伦理为基础的职业伦理。只要把新教伦理中的教派信仰,转换成为其他信仰关系,中国人的职业伦理同样也能建构起来。有了职业的信仰,才会有信仰的职业,才会有行业的良心,才能在生冷高速的机械工业、现代人急剧膨胀的物欲之间,寻找着一种稳定的平衡。这种信仰形式,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同时又有现代的信仰共同体或信仰社团的表达机制。它能够消除了体制宗教那种外在的强制性,同时又具有超越个人私我的神秘信仰形式,能够把个人信仰在一个行业协会之中予以最基本的群体整合,使之成为一个具有信仰认同基础的现代性信仰群体和行业协会。一般而言,社会神信仰形式可有多种分支,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社会神的信仰形式,多与信仰者自己的先天身份(如宗族血缘关系)有关,此可称为宗族神信仰形式;第二类则与自己的后天身份或社会地位(如行业关系)有关,在此类中最主要的是行业神。从信仰社会学的视野出发,这是一种以行业神信仰为中心的祭祀仪式,一业一神,一神一会。而这种行业神的信仰与祭祀,实际上也可以归属为一种社会神(Social God)及其信仰方式。它主要是将社会现象或社会力量予以人格化。它作为自然神的演化之一,随着文明的演进及社会结构复杂化、阶层化,社会力量也被认为是不可理解及不可驾驭的力量,进而构成了不再是原子化个人,借助于阶层、行业等业缘关系进行崇拜,这样既出现了如爱神、财神、地域守护神、行业神等信仰形式。它们也许会成为现代社会行业组织中重要的信仰、文化资源,或者是信仰为基础的行业协会。它能借助于行业组织的管理形式,有机地构成了行业信仰的社团形式,使一个行业神的信仰,构成了一个社团型的信仰,进而成为了社会信仰的一种形式。这似乎是现代社会中信仰关系与社团组织得以有机整合的一种模式。
对比今日,行行无良心。传统的行业消失了,言传身教的行业,亲密共享的祖师精神,自律共享的祖师信仰也没了,没了灵气,对于职业与良心毫无敬畏。只有铜臭与尘埃,混合着上层官场的污浊,以及资本积累的天良丧尽。机械把手工业搞没了,行政化把行业搞没了,体制宗教理念把祖师崇拜与行业信仰搞没了,最后搞得衣食住行,无一处可以安心。百人之聚,未有不公。古往今来,官府都忧虑民间社会的聚集,总是希望建构那种王权之下、朝廷之中、人人皆以自我私欲为中心的社会交往模式,最后形成了精英文化、或特权信仰,以自上而下地关照芸芸众生。而当这种自上而下的信仰方式一旦出现断裂,各行各业也就没了伦理,人人自危而无敬畏之信了。(李 向 平)
关联文挡:宗教是灵魂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