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瑜伽红尘禅与瑜伽护生素食 → 修持改造 更新时间:2011-08-17


修持改造

    众生入于凡尘之后,必有润生利益的动作,故有「为行功立德而作善事之动机」。如此必要在人世间,作有情世界的润生利益。即在人世间的生活过程,能入于瑜伽修持,方有改造的资本。必须要自己在 瑜伽修持的方式当中,去做自己的含因改造。更要做自己的主人,是以在瑜伽的教化,知悉如何去行使,如何去应用。虽然人世间是改造的世界,若无改造,只在经藏中无法达至修整与变化。是以要在日常生活的过程,配合自己 瑜伽修持自己改造自己的过程中才可以促成。

瑜伽的教化课程,是改变生活与瑜伽修持的结合,而不以凡尘的事务相互比拟,相互羁绊,相互冲突。即由瑜伽修持的动作中,将往昔生活的不良习性与气秉来改造,又因瑜伽所 倡导人世间生活环境之不同有所差异。然而瑜伽修持又是自己能成就自己的因本。故必须要瑜伽修持之人,有心去改造,否则仍是同众生生活一样之时,何来言修持。因修与持之过程中,是把不良习性与秉性来化除。把人性彰显,才能有所成就,如此 瑜伽修持者不同于一般众生的原理亦在于此。因而必须先要能改造,否则是不能谈自己在修持,正因是众生常会为了瑜伽修持而修持,又不能改造,更难以成就自己,也是因受「为修持而修持所误导」。

「修」是把自己之不良气秉来化除,又在自己修时之过程中,依照往昔圣贤所走过之路途。又以瑜伽的经验去学习与模仿,能持之永恒才能不断,才是瑜伽修持所通达的目标。正是如此,又众生在入于 瑜伽后,常会以为自己已是修子,但在自己心性与态度上,仍然都没改变。如此能论自己在瑜伽修持否?众生正是如此常常会为了修持而修持,更盲从跟随。又因受到瑜伽教条的束缚而受拘束,且在于 瑜伽教条之规范中,是不二过,而此规范是在各瑜伽中,是把往昔瑜伽修行历程,作为经验的传承,而让后学者减少在人世间之折磨,必须要能明白规范所制定之含意!

规范是把瑜伽修持的条理分明,使后学者能有所依循,做到不二过,不逾矩,明白其规范所列定之条文。紧记在心即是能了知其约束,更不会造成在修持的过程中,增加诸多之错误与讹谬之事。如此能了知规范之制定,是 透过了瑜伽人为的思想观念记载于经典中,让后学之修子了知其过程,否则每位众生所能领悟之不同,「及智慧的高低,难免体悟之层次,因而有所分别」,正是众生之智慧高低与贤愚也!

约制之规范,若了知后,即不去犯他之时,规范又何来约制修持者。因在不犯过,不越矩之中,何来受规范之约制否?如此正符合现今时代之国法,虽国法有明文规定之条文良多,但在不去犯他,且超越其范围之时,又何来对国民产生了束缚与约制。而瑜伽规范之制度是成就每位瑜伽修持者,即在于不犯过,不越矩之下能遵守并了知其范围,才是能在瑜伽修持中,做个快乐之人。否则若内心常担忧,常挂记规范之约制,使之受戒律所影响而担心受罚,自己更无法敞开心胸去做个「快乐的修持人」。众生常常会为如此因受约制、受规范、受戒律所拘束,即生起了不可犯错、犯戒律之念头,是否能把其心放下来,如此是难以了脱 瑜伽戒律之约束。因常会为了「修持而修持」之心态。即影响自己能逍遥自在之初心。在一段时间后,不可为之、不可做之,即把内心牢牢的束缚了。如此修持者无法敞开心胸,真正做个修持人之限制,亦在于此。

瑜伽的教化是改造人生在世,之含因的过程。如何能在修持之过程中,不可存有受戒律来束心,更难以达至敞开心胸的作为。因而常常会为了修持的规范与戒律,而使自己是无法真正作个快乐的修行人。正因是如此,众生入于 瑜伽原本可以轻松之修行,反而为了修持而把自己整个心灵与身体,受到教条与戒律的限制,全部束缚,更将自己包裹起来。如此即难以达至快乐修行的境界,因修是把自己往昔不良的气秉来化除,又在含因之改造中更是一连串的过程。由无修与无知之众生因进入宗教,正是受熏陶与教化的关键点,否则若以 瑜伽之修子应是越修越快乐、越修越高兴、越修越法喜,才是真正达到快乐的修行人。但众生往往因是为了修行,把自己的心性(灵)身体、家庭、夫妻、父子,及种种间造成了格格不入,更甚造成了冤果业债,如此即背离真正修持应有的态度。因修持正是改造的资本,并非是越修越难过,越修越不甘、越修越困难,甚且更多障碍。如此的修行方式,请问众生汝愿意否?皆可了知其答案也!因在一切世事之无常中,若没有任何世事之接续。何来能有经验所传承,世事经验的累积。因是一切改造的过程,才是在人世间通过因缘和合的起始,才能达至改造的因本。

关联文挡:润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