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瑜伽红尘禅与瑜伽护生素食 → 润生利益 更新时间:2011-08-17


润生利益

  在于人世间的生存过程,每一个环节是众生必须要能以自己,先利益自己的生存空间,才能有润体的组合。不论任何动植物皆是如此,也不只是人类而已。因在于能活动的动物中,又一切皆依赖食物链的组合,让自己在养生利益之中,有润身之动作,才能成就于自己的生存环境。

因为所有能活动的动物,皆必须要养生润体,故而才有食物链的组合。才可开创事物链的相续,人生如此,万物亦如此。然而在有情世界与非情世界之中也都是如此,决无法脱离此限制,如此即由众生的生存过程与环境的结合,才能开展人生。人世间不论是任何一种众生皆是如此,又人类生存的空间,有生活的动作,才有事物链的相续。人生于世只要是人类,要活即要能动,若是不能动即类似现今的植物一般。然而若以植物在人世间对于众生,更是反复相循的利益众生,在于人类必须倚靠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吸取氧气)才能存活。即是靠生活中鼻息的呼吸间,然而若鼻息之不来时,必难以存活。因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又是对人类一种相循的功能作用,更对人类生存有莫大的功德。

鼻之息是人类所倚赖,若不能呼吸,即欠缺灵性之清明活动力,而人类要活必须要能动。倘是不能用活动来滋养自己的润生,必难以成就在人世间种种有利于个己的润生利益过程。然而既然出世为人,即要能以活动在人世间,如此不但可以促成自己与他人种种因缘和合的开创。更是必须要了知人类的身体,若长久处于不能活动之时,即把整个身体的全身筋骨处于僵化了。久之更难以松动筋骨,亦难能有活动的目的。如此而言若人类的身体若欠缺活动力量,或是活动量太激烈.又超量超时。即是把自己入于过与不及的界限,甚且无法达至平衡,更难以达至中庸。而在人类是一切活动的根本,若是无法能有活更有动,更难以成就人世间活动之过程与功能。

能活动必要能休息,因是有活动亦要有休息,不能一直在活动。众生若观看人世间的白天与夜晚。白天是活动的空间,而夜晚是休息之静止。因此在活动与休息之中,皆不可过与不及。否则即会造成对人类的不适,因而更难以创造润生而达至平衡,然而身体若是过份的使用,又不给予有适时休息静止的机会,即会对身体是一种残害,更是难以负荷!如此便加速了对身体的戕害。即在不良伤害的过程中,难以给予保养的契机。此也正是对身体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如此身体之不能好好珍惜,而只一味谓之假体否?因人类的生存空间正是阴阳两利之结合,又如何在人类的阴阳两利中,创造自己生存的契机,任何的动植物,亦是如此。白天活动、夜晚静止休息,然而亦有部份之动植物则相互对调,白天休息,夜晚活动。如此对人类与万物生存的空间,则有相互调节之功用。

阴阳两利-若以现世人类而言,是在存活的空间中,作互辅、作调节之作用。又「阴阳两利」必以有白天,有夜晚,才能作为一日之起迄过程。否则人类即难以计算人间的光阴与时间,又以时日月年总合为一年与一生。因在人类是以年月日时来计算时光之累积,若不如此,众生可否了知每一日是一小轮回,又一月、一年则是一中轮回,一生则是大轮回,有何人能可免之!若以崇心现刻著作之过程,又如何能计算时日,作为著作的接续时机否?举一例:「人生之过程,必须有日与月、阴与阳(白天与夜晚)的相互接续,才可以有年龄的累积计算。」因而人世的生活过程若处于整日为了生活而生活之时,那则是件很痛苦之事,如此即难以改造生活的质量。因在人世间是一切生活的过程,是人类才可能有计算的空间,若在其它的动植物皆没有可以计算的过程。因此才有人世间的人类为生存利益之关系。更在于自己之存在润生中,有福者即可享受福份与福报,若是无福者即必须要以生活而生活,为生活而奔波的无日无夜。因而对人类的润生利益,又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通过的经验尝试,如何面对人生的冷暖温冰,则由个人去体悟,去亲身的投入其间。

瑜伽提供给人们一种人与自然的理念,这种理念无时无刻都在显示它的“均衡”观念。事实上,饮食均衡不光是身体、生活的需要,也同样是精神和心理及人与环境的需要。众生在天地间皆是一律平等视之,没有厚此薄彼,或厚彼薄此。对众生有福者是一种加赏,对众生无福者是一种惩罚,因在人类中,不论有福与无福的众生皆是一律平等。在先天之中是如此,又经过了一世世的轮回后,众生能以福份平等,再更加的创造,如此加添了福份与福报。然而无福者因是平等福份,在一世世的轮回后,即难以添加福份与福报,有之早已用罄,甚而透支负债。如此对一世世的累积而到现世中,有福者能再加添否?而无福者是否不再续加沉痾透支,而能就此打住。更能往上加添福德,才能成就于福份与福报!因在先天之中皆是一律平等的福份,而累世中的添加与减少而成为相循的作用。因而如何加添与减少,则必观众生对福德与造业如何拿捏,又如何为之,必有所认知。

众生有时亦会有如此的过程,即是福薄者若能以布施作加添的动作,即可以在此世中改造往昔无福之含因。因众生是对自己之存活在利益的动作中,必先利自己再利他人,才是正确,若自己资粮与福份都欠缺了,如何能利他人。因而利益润生,必先以自己之存活而有相续的动作。若能不为生活而生活之时,便可减少在人世间有造业的机会。因众生皆是对通货存有一份非份之想,而在人世间的举动中,常把「利益放于心中」更把「道义放于他处」。皆是对自己有利益而为之!即是非份之想,因此造业即在此过程。虽然人世间种种的润生,是以自己有利益于生活的过程为优先。「通货」的俱足,是要福报能拥有,否则若欠缺福报,通货即难以跟随也!因人世间的润生利益,可以把自己过得「知足常乐」「逍遥自在」才是成就自己在人世间,可以不为生活而生活,更可减少造业的机会。

因造业往往是因情感、通货,人事之过程,而成为「爱之欲」「有欲念才能有动作」即是造业之开端。众生无法明白业因业果的形成,是由造因的动念思想开始。才促成在有情世界中,常常为了多赚那一点通货,而迷失了自己的「良心与良知」亦是造业的根基。若是自己能在利益的润生动作中,「怡然自得」「逍遥自在」「知足常乐」是可减少在造业的过程中,让业果来受报。是否能减少造业而润生利益,潇洒的生存否?皆观自己对人生利益,能否看轻,看淡而抉择!

关联文挡:修持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