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灌顶论

第三节 明印条件

若上师条件完全具备,彼必自知明印条件之所在。此中,为免未到家行人妄冀非分,故略。果得受第三智慧灌顶矣,上师必交付具足条件之明印而灌,后所传第三灌修道中,必详为讲授明印条件;不患无合条件之明印,特患无德感召之也。

第四节 四种灌顶条件

1.初灌条件——即是弟子普通受灌以前之条件。特当问明弟子具何种姓?求何种法?弟子必对以具足一切如来藏贤善种姓,欲求滚打菩提心道、大乐智慧胜法;如此为附加之意乐条件,此而不具,亦不可授以无上瑜伽部大灌顶也。所谓大者,谓具足四灌,不仅瓶灌而已。亦有一种加持灌顶,或曰结缘灌顶,则瓶灌之略者也,皆不得谓之大灌顶。

2.第二秘密灌顶条件——共同条件如上。不共条件者,弟子自受初瓶灌后,认可修习之生起次第,已能于粗显、细点两种瑜伽中,现起坛城本尊,明显坚固,虽在梦中,佛慢亦不曾舍;不惟能见对生本尊身,亦能明显现起自生本尊身,于起分五种作道:胜解作道、加持作道、相作道、体性作道、果作道,善巧修习。于三三摩地;入空真如定、大悲如幻定、方便本因定,亦能善巧出入。经上师保证无异,然后方可授以第二秘密灌顶。

3.第三智慧灌顶条件——共同者如前。不共者,在第二秘密灌顶认可修习之气、脉、明点甚深内道,于三脉六轮内观分明,宝瓶气已有中品证量,即在前行诸证量或觉受未散之定中,能闭一口长气,支持两分钟久(于左右膝额三处各拍一次,弹指一声,如上四次,算为一次,能支持七十二次,即等于两分钟久),是为瓶气中品证量。拙火已能生起,于邪火乘机炽张之流弊,善能对治;明点虽经梦交,亦能自提不漏;金刚拳法中能一口气转腹百○八次以上;又曾领纳外气停灭之相,经上师保证无异矣,然后认可,举行第三智慧灌顶,开许双运法,并交付明印,实行双运。

4.第四胜义灌顶条件——除前各条件当具外,特于得三灌后,修习双运已有调练。初于明印前学习色空不二,乃至触空不二。既能调伏其心于真空,复能善运其气于妙有。于明点降、持、提、散四种事业,极为灵便,明点虽到杵尖,亦能保持安住,随念支定中,经上师保证无异矣,即于坛中师座下,与明印双运。上师确知其俱生智光显现之时间分际,早亦不得,迟亦不得;如彼鸡雏,确已到达出壳时分,然后方可举行第四胜义灌顶,指示此即胜义光明,及趋入无学双运之理。如彼鸡雏,自能内啐,然后母鸡外助以啄,则壳破雏出。啄啐务必同时。上师苟无神通,焉能机教同时完成大任耶?又或不待俱生智光显现而指示之,则灌顶文中所开示语句,其表面文身句身,究与般苦乘、禅宗等语,有何差别耶?

第三章 灌顶证量

本章分四:初为上师能灌证量;次为弟子得灌证量;三为别别证量;四依证量论余事。兹分节述之。读者于此得知果位方便之殊胜。

第一节 能灌证量

能灌上师不惟由弟子观想成为金刚持,或与本尊身无异,其本身即现起金刚持无异。如麻巴大译师为其徒密勒现喜金刚身;释迦牟尼佛为盎札菩提举行第三灌顶时,现起胜乐金刚抱金刚亥母双身大成就;鲁吓巴为其徒打那拉达灌顶时,现起四面十二臂胜乐金刚抱亥母双身,打那拉达亦亲见之。所现坛城,不惟布绘或五宝粉绘而已,其智慧坛城亦非惟观想而已,必真实由上师金刚持放光显现真实智坛。如燃灯佛为庆云童子摩顶授记,十方恒河沙佛国同时显现,十方佛同时与庆云童子摩顶授记。印度大德懋多巴为打那拉达举行四圆灌顶,智慧坛城七日不散,其中宫殿、宝座、花园、水鸟、尸林、空行、勇父、音乐、舞蹈,宛如净土。麻巴祖师为密勒祖师灌胜乐金刚顶时,麻巴指所布置之五宝粉坛城曰:“此为比喻坛城,若见真实智坛,可看虚空中。”密祖仰头,即见二十四坛城并三十二空行处,八大寒林等。苏卡洗底女祖师为其徒抽米朗足灌顶时,亦曾现起智慧胜乐金刚坛城。至若上师所交明印,或迎请亥母智尊,或山神女,或天女,或龙女,或寒林空行女,皆具足胜法及特殊之大乐脉。如印度不打古达祖师,为其徒打那拉达举行三灌时,摇鼓迎请空行女,以为交付之明印,莲花空行女应声而至,其莲宫即现起智慧坛城。其后彼又为女祖师移喜磋嘉摄受,为彼灌顶,即从移喜磋嘉之莲宫中放出一女,交付双运。如此古代胜例,不可枚举,今且略举近时者,以表密法传统加持之力仍未断也。诺那先师为湖南密乘学会诸居士灌金刚萨埵顶时,当其迎智慧五方佛,施以瓶灌甘露时,屋顶甘露淅沥作声,如降雨然,出现天空晴朗,他处并无雨点。贡噶上师为张澄基居士及余授密勒祖师灌顶时,天空现起虹身两条,其后又为我等灌胜乐金刚顶于匡卢,天空依次现白、红、蓝三色,代表法、报、化三身;其后为本人举行不共大黑袍抱吉祥天母双身大灌顶时,当其未灌前夕,曾现于本人梦中;灌时,上师摇铃鼓迎请智尊降临,忽然大雷大雹,起止皆与铃鼓之声同时。湖南少有雹降,时师在湖南长沙梁硕甫居士家举行此灌,事先天颇晴明,临时有此变相者,护法威力所显,而亦上师功德所感也。

第二节 得灌证量

弟子众等,同一坛城、上师,同一灌顶,或同见共显之能灌证量,如天空现相;或不同见别显于某一二人能灌证量;或已得灌,或未得灌,不必皆同也。得灌者,必有得灌之证量。上文灌顶真义章中,第三灌顶真义,所举必用实体明印五理中第一加持理,所举例证,即是弟子得灌证量。余如打那拉达依其师印度大德懋多巴,得灌后神通生起,便能开发法宝库藏,其中见鬘、业鬘、识鬘、智鬘四种皆能忆起,其本身之施主、眷属、弟子属未来者,皆能悉知其人,悉见其事。如是等例,不一而足。或疑古人如此,今人未必可能,则本人可以经验保证之。泄露证量,在修行位中,本为空行勇士所不许,然为引证以鼓舞未来者之勇气偶举一例亦不为犯。亦蒙贡师为授金刚亥母灌顶,认可练习金刚拳法,光明中见自身杵内有黍大胜乐金刚抱金刚亥母,光耀眩目,此亦得灌之相也。本文最先礼敬贡师,盖亦感恩之意云耳。其他同学得灌而不肯为外人道者,必有千万倍于我者矣。譬如耶稣受洗礼于约翰时,上帝变化白鸽,飞入耶稣体内,融合无二;且有天语报曰:“此吾最爱子也。”天人灌顶,尚且感应如此;岂有金刚持对五方佛总体自性之弟子灌顶,全无表征与感觉耶!苟或全无者,则当励力忏悔,先取得罪净之相,然后再求灌顶,是为最要,学佛者不可自欺也! ( 网上收集、出处不详)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