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存有的基本形态。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起源、生存环境和历史过程各不相同。因而创建了各不同的色彩斑斓的人文体系,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辩识、理解、对话、交融和竞争。为此,瑜伽红尘基于国人的思维习惯而认为,习瑜伽要达事半功倍的目的,有必要做好瑜伽文化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为此本文介绍中国传统中医定义的几种肥胖症,供习瑜伽者参用。
其实,我们祖先对肥胖已经有非常清楚的认识:中医记载,肥胖发生原因多与“湿、痰、虚”有关。并根据成因把肥胖分为以下几类:
因肝气过剩引起的腹型肥胖;
因肾功能太强或太弱引起的虚胖;
因气血过盛引起的脂肪型肥胖;
因血气不足、脾脏阳气太盛引起的病态肥胖等。
对于这些类型的肥胖,中医认为其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衡失调,直接影响到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及体内酶的存活度。中医通过由内而外调整人体,从调节内分泌入手,对肝、脾、肾、心脏、肺及三焦等进行调节,通过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的统一,达到减肥的目的,同时,中医可以针对不同的肥胖起因,做到对症下药。
而瑜伽减肥、瘦身美体的模式也非常贴近中医观,功效也明显且持久。这是因为瑜伽独创性的完全呼吸法及形体姿势,内涵有控制食欲的脑部摄食和内分泌中枢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因子,促使习瑜伽者的行为处于安宁受控的态势,防止过度进食。
中医药强调复方配伍的组合作用,具有协同加强、相互制约等复杂关系,它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动态地呈现综合药物的特点。形体瑜伽则针对处于不同身、心、灵状况的习瑜伽者,设定不同的有相应功效的练习方案而达到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