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瑜伽术基于人身、心、灵与环境因素的整体练习观,对一般的心理问题。每个人都可以瑜伽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来排解心理障碍。而面对“心病”,关键足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心理自我调节。 很多人从小就在这种课题教育下成长:“别人是人,你也是人,你为什么不能像他那样。因此人们总是在各方面都要求自己比别人优秀。结果,他“永远”处于痛苦之中。实际上,各人的性格、知识结构,机遇等等都不尽相同,不能简单比较,只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争取不断进步就够了,不宜简单地硬将自己与那些成功人士相比,迫使自己陷入自卑、焦虑、迷茫,苦恼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因此初学习瑜伽者在追求形而上的练习过程中,应量力而行。改善和及时凋整自己的心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避免钻牛角尖。同时,也不要过度关注别人对自己习瑜伽术进展的看法; 有位美国记者曾问银行家摩根:“决定你成功的条件是什么?”摩根毫不掩饰地说:“性格。”记者又问:“资金与性格,哪个更重要?”老摩根:“资金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性格。”1998年5月.华盛顿大学请来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演讲,学生们间:“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富有?”巴菲特说:“原 因不在于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成功的事情呢?原因在于性格、习惯和脾气。”盖茨完全赞同沃伦。因为有性格缺陷的人会形成种种心理障碍.像缺乏自信而导致沉不住气,或是过于自信而走向偏执:像不善于总结老是犯同一错误,或者轻易否定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坐标等等;良好的性格组合,不但可以帮助人们巧妙地找到生活、工作的路向.还能够促使人们更好地掌握调节心理情绪。 对于信奉瑜伽术者而言性格是可以通过习瑜伽术改变人的本身及与环境因素的和谐关系加以雕琢的,因此性格本身也会因应您习瑜伽术的进长而成长。古今中外许许多多成功者和失败者的经验表明,培养健全性格的重要性,超过了智力的开发.所以,使自己瑜伽人有良好的性格组合。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也才有可能较好地进行“情绪病”的预防和自我治疗。 情绪;的两极性可表现为积极的;增力和消极的减力;积极的增力可提高人的活动能力.使人积极地行动,如愉快、兴奋使人进取.对人对事充满热情,有利于健康;消极的减力则降低人的活动能力,悲伤,忧郁使人消沉.对人对事漠不关心,使人精神不振,不利于健康,不良情绪可影响机体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出现生理功能障碍而生病。 美国心理学家舒尔茨说过:“开朗与现实是实现自我满足的潜势和体验快乐的重要因素”:所谓开朗,就是不封闭自己,坦率,能打开自己心灵的门户,客观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从而能自知、自信。所谓诚实,就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看待——切,能知足,顺应自然,对人、对事都不必强求。 (桑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