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很多不同的自然修行方式,皆可以帮助一个人提升智慧,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不仅只是瑜伽的一种修习方法。在这些不同的修习方式中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循序渐进式的;这类修习方式,是指当学习者达到了某个程度以后,自然会开悟,开悟之后,再依序学习成长,这种修习方法称为渐悟。另外一类,是以直接追求开悟为第一目标选择,待开悟之后,再依序学习成长,这一类的方法称为顿悟。这两种修习方式中,顿悟比渐悟的修习方法更能使人比较快速到达开悟目的,但,是不是人人都适用以顿悟的学习方式去修行比较好呢?这也不一定,它的效果因人的悟性及修习机缘不同而存有差异。有的人天性适合于渐悟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以顿悟的学习方法则容易发生“欲速则不达”的情形,徒然浪费时间;有的人俱足修习以顿悟为主的修习机缘,若以渐悟的学习方法去修行则有如隔靴搔痒,搔不到痒处,也是浪费时间与天赋。而如果你已经具备了修习顿悟法门所必须的基础,我个人建议你修习顿悟的方法。因为它比较快,快到甚至有可能节省你几十年的学习时间。
要获得传统瑜伽术所定义的无上智慧,最便捷的方法是寻求先以开悟为主。现代人在修习瑜伽术上普遍存在着如下误区,第一,开悟的重要性被忽略了,开悟是修行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应该被忽略。第二,顿悟的可能性被忽略了,如果只认识到顿悟是自然发生的而不知亦可以人为积极干预的修习方式促成这种宊变,这样的认知误区可能会使您比别人晚好几年开悟。第三,学习者的潜能存在及开悟的方式未被充分评估而轻易放弃,若教导者觉得大部份的人都不易开悟,而只教人常规练习,却不教人如何顿悟,许多有开悟潜能的人因此被忽略了。
古时圣贤在谈及如何使人开悟,如何使人突破无明,如何使人明心见性,如何使人现证唯识,如何使人接触到无上的智慧时,或多或少也会谈到什么是无上的智慧,也谈到亦可以顿悟的修习方式去获得无上智慧。但为什么不告诉你无上智慧在哪里,使你可以更快接触到它呢?这样岂不是不合逻辑吗?听起来的确是有点不合逻辑,但这也正是无上的智慧奥妙的地方,因为人的无上智慧本来就不是以逻辑的方法就可以推论出来的,也存有因人而异没有划一的画龙点睛方法可循。
虽然渐悟法门,“不是以让你在最快时间内开悟为目的”的法门,它可能是培养你开悟基础的法门,也可能是适合提升你现心性水平的智慧法门,也可能是增加你定力为主的法门,这取决于您选择的修行技法及指导老师而定。 顿悟法门和渐悟法门,哪一个比较好呢?瑜伽红尘认为,一个完善的自然修行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哪个更适合您心智的需求。因而两个法门皆一样好。这就好像刀子和叉子一样,有时候你要用刀子,有时候你要用叉子,它们哪一个比较好呢?刀子和叉子一样好。
(三) 顿悟法门与渐悟法门
顿悟法门与渐悟法的差别在哪里?所谓顿悟法门,就是“倾向”先知后行的法门,而所谓渐悟法门,就是“倾向”先行后知的法门。不管是顿悟法门或是渐悟法门,都是为尚未入门的
修行人所设计的法门。入门之后,再进行更进一步的修习,直到拥有无上的智慧。
事实上,顿悟法门与渐悟法门的差异原本并不是非常的大,它们都是以你的心为道场展开的修行方式而己,它们最
终的目的也都是要提升一个人的智慧,修习的方法也没有很大的不同,只是它们的基本修行原则不一样。而这却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之分别。以致他们达到开悟所投入的练习资源差别很大,差别有多大呢?短则几年,多则几十年,修习渐悟法门的人,有时候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开悟。
哪些人适合修习渐悟法门?
顿悟法门比渐悟法门更可节省你的时间,少则节省几年,多则节省几十年,既然如此,是否应该全部的
学习瑜伽者都来修习顿悟法门呢?那也不一定,这要看各种机缘及各人的身心状况而定,例如,要看你对善知识的悟性程度、你的时间、你的学习目的、你的接受能力、以及是否有人指导等相关因素而定。譬如,有些人平常对任何事情的专心程度还不够,这样的人,应该先参加以培养专注能力为主的渐悟法门的学习方式,等到能够专心了,再进一步学习顿悟的法门。
有些人因为职业忙碌的关系,心神容易劳累,这些人较适合修习渐悟法门,渐悟法门虽然是渐悟,但它能给人安祥及清净,可消除人的精神压力,并使人恢复疲劳。
有些人心灵曾受到创伤,短期间内无法恢复,或有些人情绪容易失去控制,或有些人容易缺乏安全感,这样的人,也应先学习稳定情绪,以学习渐悟法门先,等到具备稳定情绪的能力以后,再进一步学习顿悟的法门。另,习惯用推理、逻辑思维的人,瑜伽红尘认为这类型学习瑜伽者适合修习渐悟法门。
哪些人适合修习顿悟法门?
凡是具备修习顿悟法门所必须的基础之人,都适合修习顿悟法门。如果还没有具备所必须的修习基础,就直接修习顿悟的法门,会
造成“欲速则不达”的情形,反而是浪了拖累整个修行进程。相反,如果俱足相应机缘,而迟迟未开始修习顿悟法门,这对你良好的修行资源无疑也是一种浪费。而要达到怎样身心素质的习瑜伽者,才算具备修习顿悟法门的基础呢?我个人
倾向于,习惯于直感思维的人,较适合学习顿悟法门,当然这还需取决于您的后天修行资源及指导老师等相关因素而定。有一个观念很重要:顿悟法门和渐悟法门两者并不冲突,是可以并行的,当你开始学习顿悟法门的时候,并不表示你就应该放弃修习渐悟的法门。
修习顿悟法门的人,也适合同时修习渐悟的法门,前面曾说过,所谓顿悟法门,就是“倾向”先知后行的法门,而所谓渐悟法门,就是“倾向”先行后知的法门,如果知与行能并进修行,会效果将更好。
已经逐步踏上开悟之途的瑜伽人,这时可入渐悟的法门以完成余下的修习。对于传统瑜伽术的无量信息而言,当你初步开悟之后,你还需要再继续学习,但你不需再执着修习顿悟法门了,此时渐悟的法门反而较适合你,此时即便你仍然继续迷恋修习顿悟法门,也许也会是个渐悟的法门而己了,因为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可能不会再有开悟的体验。因此,觉得这时还沿用“渐悟法门”这个名称并不是很恰当,更恰当的名称应该是“不再是以顿悟为目的的法门”为修行了。
总之,适合您选修渐悟还是顿悟法门,是以你是否具相应的所必须具备的修习基础而定,如果你适合修习渐悟法门,而您却直接修习顿悟法门,那么你是在浪费你的时间,而如果你已俱足修习顿悟法门所必须的条件,却仍“只”修习渐悟法门,那么你也是在浪费你的时间。(桑田摘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