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的呼吸是组成瑜伽练习的重要部分,也是瑜伽练习能否达到最大价值化的关键所在。呼吸是联系人和生理与精神的纽带,基于此认知也许正确的瑜伽练习必须先从呼吸的练习开始而不应先从体位法开始。
在这个快餐、符号文化流行的时代使得人们太容易忽略内在的训练而易流于表面符号的展示,所以体位法的练习被放大而呼吸法反而不被重视,这是很严重的方向上的错误。在进行呼吸法时,意识必须集中引领呼吸。
进行瑜伽呼吸法时,必须通过体位法来配合一下,锻炼肺、横膈膜、肋间肌和膈肌,以便进行有韵律的呼吸。
呼吸变得正确而有韵律之前,意识始终同呼吸成为一体。意识指导呼吸如何将吸入的气息通过有关渠道,分配到全身的细胞。呼吸最终通达内在的自我。意识的作用就在于把内在的自我同呼吸、身体联结下来。在吸气过程中,
修行者努力将自己的脑改变为接受和分配能量流的器官。吸气的时候,不要吸的过满,以免引起头晕,身胀身痛等现象{这个是身体的脉络没有打开的因素},此外,不要使腹部鼓起,否则,肺就不能完全扩张。吸气和呼气都不能勉强进行,也不能太快,否则,还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引发脑部障碍。所谓呼气,就是把不纯的空气(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呼气时,有意识地提起上胸部,慢慢地、有韵律地排出气体。
要密切注意呼吸的韵律性。有的人吸气时间长,有的人呼气时间长。就象对于困难和挑战一样,各人的血压和血流的情况也是不同的。进行瑜伽呼吸的目的就在于去除呼吸和血压中的不均衡和障碍,消除烦躁不安,停止自己独特的想法和癖好,把自己从执着中解放出来。
刻意呼吸:呼吸贯穿了整个运动的始终。当一瓶香水放在面前,你会正常地吸气、呼气,但当被提醒去闻香水时,你的呼吸就会下意识地加重。练习瑜伽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往往一说到呼吸,人的大脑就会潜意识地紧张起来,很难做到呼吸自如。调整办法:多练习。呼吸是可以练出来的,慢慢控制思维,别暗示自己刻意呼吸。慢慢将潜意识里的呼吸还原到自由、自然的状态,让呼吸和身体的很多动作协调起来,并带动动作去游走每一个形态。
强迫自己运动;瑜伽的很多动作需要长时间才能做到位。比如两手在背部相拉这样一个常见的小动作,很多人右臂膀可以常完成,但左臂膀做起来就相当困难。如果一时急躁,强迫自己生硬地去完成这个动作。结果是两手虽然拉在一块了,但不是胳膊被扭伤就是运动后臂膀疼痛。调整办法:保持运动节奏,多想想辅助方法。练习这个动作一定要心态平和,可以借助一条毛巾来辅助完成。两手握住毛巾,试着一点一点靠近。这样多练习几次,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左手臂也能轻而易举地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不尊重自我感受:练习瑜伽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让自己很轻松、舒服的过程。但在练习时你却发现自己很难受,要么脖子绷得很紧,要么胸口很闷……调整办法:自我尊重。做瑜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自我尊重。当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最好马上停下来调整。你应该多动动脑筋,想想自己为什么会难受。脖子紧张有可能是双手没放平,胸口闷可能是呼吸没有和运动协调等等。总之,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尽管动作不是很规范,但一定要让自己感觉到舒服。
太在乎动作的完美:因为做瑜伽可以让形态和举止变得优美。所以每一个动作你都认真模仿,希望做得和教练一样好。但是一堂课下来,你发现自己已被美丽折腾得筋疲力尽了,毫无快乐可言。调整办法:认识瑜伽不是“竞技”运动,“享受快乐,并尽力而为”是最好的状态。刻意追求完美很难真正体验到精神上的快乐。瑜伽的美感是通过长时间的修炼慢慢达到的,是一种由内到外的美丽,只要你在身体很协调、舒服的状态下完成了基本的动作,差不多和规范的动作一样达到了效果。
以为动作不到位:你以为疼痛是运动的必然反应,生怕动作不到位影响运动效果。所以在身体条件不具备的情况,强迫自己做目前达不到的动作。结果弄得自己腰酸背痛,还不幸摔伤扭伤。调整办法: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疼痛并不是练习瑜伽的必然反应。很多动作,只要是在身体协调、放松的状态下完成,不管到不到位,一样可以达到运动的效果。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适当运动很重要,这样不但不会轻易受伤,还能更深地感受到身心舒展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