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练与学员应平等,尊重学员的人格、尊严地让学员独立思考,自由选择学习瑜伽方式。让学员自由选择并不是说教练就无所作为,教练可以引导,可以帮助分析,最终的选择权在学员手里。如果学员选择错了,她自己将承担责任,一旦意识错了,她能很快改正。如果是你帮她做的选择,即使对了,她也不一定会做的很好;要是错了,她会怨恨你,因为责任在你。 二:认真耐心的倾听学员的意见,要与学员做朋友,在学习瑜伽()yoga过程中就不能搞“一言堂”完全由教练说了算。尤其是遇到学员有关的事情,教练一定要与学员商议,听取学员的意见,对的意见要接受,不对的意见要做出解释。当教练就班里的某件事做出决定时,也应征求学员的意见,这有利于学员的健康成长,学员会感到自己是班里平等的一员,在以后会积极为学习团队着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他学习课程本身的完成。 三:争取理解学员,深入学员的内心世界理解学员的愿望,尊重学员的选择,支持学员的正当要求。同时也要向学员敞开自己的胸怀,让学员了解教练的思想,感受教练的喜怒哀乐,争取学员的信任和理解。这不仅能帮助教练真正成为学员的朋友,而且有助于教练更好的引导学员成长。 四:对学员修习瑜伽成长的过成中要用摆实事、讲道理的方法。不要轻易对学员的行为做出评价、发指令,要尽量引导学员去思考。要多关心学员的思想和行为,对于问题,应通过谈话、协商,取得相互间的沟通和理解,最后求得公正合理的答案。 五:做学员的朋友,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原则,迁就学员的错误。我们强调给学员发展兴趣爱好的自由,但并非自由放任。应该把握一定的尺度、提出严格的要求。学员确是错了,就不能任何迁就,一定要严肃指出,并做出相应的解释,以免下次重犯。如果是自己错了就敢于向学员承认。要用自己的言行、作风给学员做出表率,引导学员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六:主动和学员交流心里想法。与学员沟通,目的是要增进彼此的了解将自己的见解和要求向学员说清楚让学员明白教练的意思,便是沟通。其实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因为那只是单向性的,目的只是让学员了解教练,要求学员能做到教练所期望的。这些教练是否想过:你们要求学员听话和了解你们的意思,但你们有没有了解过学员的想法?沟通,要求教练主动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学员表达,同时多倾听学员的心声,互相倾听,互相了解。这样,才能了解学员心中的所思所想,而后“对症下药”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学员健康成长。 上述乃我个人在教学中亲身体验的,供读者参用。 (桑田 于广州禅修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