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看了一篇这样的文章,说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很是贫穷,半间草房,一处冷炕。冬寒夏炎的,日子过得凄惶。一天,有一个外地商人路经这里,看到他穷困潦倒的样子,便动了怜悯之心。
商人给了穷人一些碎银子,又为穷人买了一头健壮的耕牛,嘱咐他说:“你一定勤奋劳作,到了春天就可以播种,秋天就可以收获,好日子离你不远啦!”穷人一番感恩戴德,立誓发奋劳作。
可是,商人离开不久,穷人就把商人赠与他的银子渐渐都花光了。这时,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过得比之前更艰难。穷人就想,我不如卖了这头牛,再买回几只羊来,杀一只羊来吃,剩下的还能为我生下小羊呢!这样既解了燃眉之急,日子照样可以富足。
穷人卖了牛,买回几只羊来,他吃掉了两只羊之后,也没见大羊生下小羊来。穷人有些惶恐了,心想这样下去可不得了,不如把羊卖了,换成鸡回来,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他可以卖鸡蛋为生啊!可是,还没等鸡生下几只蛋来,穷人把鸡杀得已经差不多了。当穷人杀到最后一只鸡时,他的理想随之轰然坍塌,他想:不如把鸡卖了,打一壶酒回来,三杯小酒肚中走,万事不用愁,得过且过得了……
假如将这个世界上的财富均等分配给每一个人,想必若干年后,人们仍然会有贫富之分;而绝大部分的富人正是先前富有的人,穷的仍然是先前的穷人。其实每个人的行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惰性,这就是传统瑜伽观所谓的人被业力控制所致,人若不自醒且随着具有负面影响作用的业力行走,我们就只能抵达悲哀。好在人类同时具有自醒的理性,理性的思考将帮助我们从千头万绪中整理出有序的思路和计划,并做到持之以恒的精进。
很多时候,人的命运也好财富运也罢,决定其发展态势的内在动因就如一种预设好的往复惯性运动,就摇摆于念头之间,沉沦或自醒,只取决于人如何把握而己。而瑜伽就是这样一门协助我们自我醒悟、自我修复、自我至善的修行学。(转贴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