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我的梵唱教学日记 → 关于佛教歧视女性的言论更新时间:2011-08-18


关于佛教歧视女性的言论

前几天有位开始学习佛法的瑜伽者问我怎样看待佛教中关于歧视女性的言论,我不是佛教徒,对佛学也知之甚少, 本无资格讨论这些课题。但在她的一再要求下,我与之谈了我个人的看法,基于此课题较敏感顺发于网上作为课题讨论,达共同受益为目的。

我个人认为关于佛教歧视女性的言论,我们不应忽视佛学形成的社会环境及修行对象的因素造就。佛学与传统瑜伽术一样是在一个绝对男权社会中形成的,主要是基于男性生理、心理的特点而建立起的修行体系,其实施原则及教议无疑是从怎样维护男性更有利修行的视角而制定的,这在当时以男权为主的社会是不会产生冲突,且其中不少教议是由师傅视学员的修行进展而实施的。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男女平等己达成社会共识,但不少修佛学者依然无视社会人文环境因素的改变及在未参透这些教议实施原则的前提下,便不分场合大量泛用那些基于维护男性的修行教议。如对女性生理、心理、行为特征进行无知的诽谤,不仅伤害了女性的人格尊严也误导了不少男性修行者,也有违于佛学生命观的众生平等原则。

其实佛学中有关女性的言论,就如我们儿时,母亲为了保护幼儿安全成长,而编造狼外婆的故事是一样的,毫无疑问不管是从约定俗成还是从现代性心理学和性生理学的角度去审视男性皆“好色”之徒,“好色”是初修行者的大忌,佛学为了保护这些“未成年”的男性修行者的需要,而以女性作为主角去编写佛学版的狼外婆故事,可见其初衷只是为了有利于这些婴儿级的男性修行人群而言,其本意并非诽谤女性,乃用心良苦的权宜之策。当然他们有些人是基于维护社会道德观而言,也并非专指女性,就另当别论了。

毫无疑问生命因有女性而得以繁衍,生活因有女性而和谐……,男女平等是体现人的平等所必须的,同时也是以视众生平等为灵魂的佛学精神及我国的法律的根本原则,也是文明社会努力追求的目标。不管是从修行的目的,还是要建设一个男女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社会为目的,我们都必须孝敬母亲,因为她们给了我们养育之恩;我们必须尊重妻子,因为她们与丈夫撑起了这个家,与家人风雨同舟一路走来;我们必须关爱女孩,因为她们就是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桑田)

关联文挡:不许诋毁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