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我的梵唱禅修日记 → 修上师瑜伽即生成就的法门

更新时间:2011-08-19


上师瑜伽即生成就的法门

    瑜伽(yoga)修行文化体系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无上甚深微妙,尽此一报身也很难于完全地精通。但若有信心和智慧,在一生之中也是能够有所成就,这取决于能否建立起正确的认知观及选好修行法门。

  首先是人生难得。以传统瑜伽术多样化的轮回观而言,得此人身实属不易,得到人身之后能够听闻瑜伽,然后真正走上修行之道又是一个很难得的概念。学习传统瑜伽术的人在人群中的比例本就相当少,但在学习瑜伽的人当中,能够真正地闻思修行,严格地要求自己,把将自己人生真实地融入于瑜伽观与智慧之中,这种人又是极为罕见,犹如白日的星星。所以第一个明确的认识是大家都应该极为珍惜自己宝贵的人生。

  生命苦短,人生无常。我们这个非常难得的人身并不是恒常坚固永久不坏的,就像爱因斯坦曾经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这些终有一死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只作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显然,我们之所以学习瑜伽,是在于我们向往瑜伽为我们人生指明的终极目标,毫无疑问要达致习瑜伽的初衷,除了精进修习之外,没有更好的解决策略。因此我们应该抓紧时间学习瑜伽术和其它有用的知识,古人曾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如果没有抓紧时间认真地学习,那么我们这样一个宝贵而有限的人生与修习瑜伽术无量的概念相比是极为短暂的,犹如昙花般转眼即逝,现在还是青少年、壮年的那些人转眼间就会衰老。人生就如闪电,我们在这样一个转瞬即逝的无常人生当中确没有本钱去再浪费时间了,倘若扣除人在懵懂少年和处于不在愁中就在病中的不适宜学习时间,就所剩无几了。像现在社会上的许多人经常打麻将、跳舞、看电视等等,纵情声色,浪费时间,这样无疑于视自己珍宝般的人生如唾手可得之物一样对待,甚是可惜。所以我们应该鞭策自己,内心要真正生起人生无常珍惜时间的概念,所以第一个明确的认识是大家都应该极为珍惜自己宝贵的人生。

  因果定律在人与自然中有着广泛的普遍性,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习瑜伽之人应坚定相信因果不虚。但做到这一点正见好难,因为因果牵涉到的道理是极为甚深微妙,传统瑜伽经典讲除了圣贤能完全窥 视因果的奥秘外,就连一般的成就者(如获得六通的阿罗汉)也不能通达,所以更何况说现在世间上的人,他们以有限的分别智慧,即使用尽现代化的仪器去观察也是得不出一个尽善尽美的结论,因此我们相信因果就必须以传统瑜伽观里的圣言为基准,以古贤们的开示训诫为证。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因果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就如 瑜伽经所说:“那些障碍由过去的业行而来,在可见及不可见的界域发生作用(2.12);一旦生根,便影响生命的状况、生命的长短和种种经验(2.13)。”因此相信因果是瑜伽人必须要牢固地树立起来的世界观。
  轮回痛苦。人死了以后并不像是水干枯了或者是灯完全熄灭了,而是必须由自己前世的业力所转,再次于三界六道轮回中转生,转生的范围很广大,所能见到的有人和旁生,看不见的有天人、阿修罗、饿鬼和地狱,若以详细的智慧进行观察,三界轮回中没有一处是值得贪恋的,“三界无安,犹如火坑。”由此可见“此世界有各样事物和知觉,是要让我们解脱于这个宇宙(瑜伽经2.18)。”若我们需要从六道的轮回中解脱,有许多的法门可以修习,其中最主要有奉爱瑜伽往生灵性世界,在无上部瑜伽中以修习大圆满,依靠这些殊胜的法门,自古以来,瑜伽成就者不可计数。

  修上师瑜伽。尽管瑜伽术对人身、心、灵有强大的重塑功能,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修行才有所体验, 只有为数不多的人(20%左右)能从完成几招单纯的形体姿势中,获得瑜伽定义下的良好预期效果。这主要是由于人悟性及身心健康状况各不相同的原因,好难正确去解读自己与瑜伽相应的关系,更无从知道自己究竟是那些身心因素阻碍了与瑜伽合一,又该从哪些法门入手,……,倘若所有这些关乎与瑜伽合一的因素皆需通过自己常规的练习去验证,直到一一修复,这对绝大多数的人而言都不知何年何日了,况且这年头在快餐文化价值取向观的指导下,又有几人能置身物外在看不到学习目标的实现还有足够的耐心自修下去呢?

但,假如这些修行障碍都通过上师的慧眼一一洞察而直接告诉您,并在上师的引领下进入上师己亲证的平台上修行,那修习起来就快了,省了不知多少宝贵的修行时间。由此可见上师的作用可简单理解为就是教导你如何基于您的意志成就更多做得更好,虽然瑜伽观的终极目的是要引导你至解脱,但对那些在现人生阶段更关心的是她如何改善她的身心表达及生存状况为目的而习瑜伽者来说,所谓的上师只要能达到这个标准就已经足够了。
瑜伽内含有“相应”之义,修上师瑜伽就是直走与上师相应的修行法门。一切证悟的根本,皆来源于上师的引领与加持,无需自己一一从零开始亲证,但此法一定需要上师的指引。

修此法门需对上师生起无伪的信心与恭敬心是极为重要,你能把自己的心交付给明师多少(指两心“相应”程度如何),那么,你便能从上师那里得到多少。交付并不意味着你交给明师多少财物,而是你对明师的信任和接受程度,是你那颗真诚的心。其实这不仅只是修上师瑜伽如此,即使是学习世间上任何一门手艺的学问,也是需要一位善巧的老师来指导下用心去完成。如果你要苛求上师应该如何,用你自己塑造的标准来衡量上师,可能没有一个会使你满意的,只会影响你的诚信和修行。瑜伽是一门生命工程学无上甚深微妙,如果没有上师的引导,瑜伽的奥妙就无法得到正确的理解,因此依止瑜伽上师是修行中最根本的先决条件和成就的原因。(桑田)

关联文挡:无上部瑜伽的加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