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或者说是天赋的,并不是瑜伽术或者说是佛赋予的。
瑜伽术或者是佛学所宣示的原则、理想、价值观及修行技法……,只不过有助于我们在灵修中将其唤醒并照见她的真实存在。
灵性是天人合一或者说是与梵合一,又或者说是与佛合一的生命内在机制;也是我们渴望至善的内在动因。
人生的痛苦与困惑,根源在于心灵找不到终极的归宿而漂泊所致;瑜伽术的灵修目的就是基于拯救并将那些处于无助黑暗中哭泣的灵魂带回家!
灵性有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属性,尽管您的价值取向观不同,但杀人犯与圣人的灵性同样是一尘未染、不垢不净。
灵性的修行不必非要求神拜佛,而只需通过有序的瑜伽八支修行,任何人都可以在体内触摸到她的存在,而此时的觉醒犹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奎师那核心教义就是爱,爱,是踏上灵修高速公路的捷径,爱的极致是慈悲。瑜伽术的所有修行技法皆是基于培养人的慈悲之心而设,若不如此这般皆梦幻泡影。
瑜伽人的灵性发展是向内寻求,常人是向外求,结果得到越多,心灵还是得不到应有的安宁。
人最大的嗜好就是贪婪,瑜伽人通过奉爱提升自己的灵性,唤醒人们对生命的整体记忆及警醒过度的贪婪。
灵性就隐藏于生命机制之中、但却被造物主层层包裹着,其庄严而神秘的面纱绝不轻易视人。只有当您的觉照能力足以穿透每一扇法门,方可窥视其湛然如如的圣洁芳容,而瑜伽术无疑就是叩开洞府所必须的真言
── 芝麻开门。
灵性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以纯粹的传统瑜伽观而言,一切富裕、美丽、灿烂的创造,全来自祂辉煌的一闪。
欠缺智慧者不足以全面认识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如来本性;人若听从祂的引领,便可退出六道轮回,进入永恒不灭的灵性世界。
自身的灵性与灵性世界是一体不二的,灵性有无数的功能化身:形态化身、智慧化身、逍遥化身、慈悲化身……
灵性,不属于物质世界,肉身只是祂降临物质世界的暂时寓所而已,故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祂终极将露宿于永恒不灭的灵性世界,是故空中无色。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尽管奎师那、佛菩萨大慈大悲。在日夜兼程的灵修道上,除了努力精进之外,别无更好的悠闲解决策略。您、也只有您才是您灵修的主人或者说是终极上师。
犹如一株植物坚守足下的土地,做个空心人。让一切来自它的来,让一切走向它的去,向着阳光、快乐生长,这就是瑜伽灵修者最平淡的修行与守望。
.灵修关注的不只是摇篮,当然它也满足您想当狐狸精的合理要求,但它更在乎您穿越坟墓,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灵修既是灵魂的呼唤,也是瑜伽人精彩人生的必然。当我们为了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而灵山行时,应深知佛海与苦海同样漫无边际,行深欠缺者难以般若波罗蜜多。
不是所有持哈瑞、奎师那的都是般若波罗蜜多咒;只有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才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方可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在赶往天国的灵修道上,您若不潇洒地将佛一脚踢开,佛就一脚将您踢出道外[注1]。灵性也好,佛性也罢皆天赋,不必去修,您只需放下所谓的聪明,生命之花自然会从此岸绽放至彼岸。.(桑田图文)
注:祂,灵性世界的至尊人格神首——奎师那 [注1]:迷时佛在外,悟时你就是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