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您老公抑郁症,是长期的工作、生活压力积蓄于体内,现表达出来而己,冰冻三尺实非一日之寒呀。要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就必须找出问题存在的本质之所在。
经曰:“瑜伽(yoga)是学会控制意识的转变。这样,知觉者便能还其本来面目。否则,我们便会认同于那些转变。那些转变有五种,痛苦的与不痛苦的……”其大概意思是说,瑜伽是教导您如何利用自身的生命机制,将常人向身外追求物质享受的行为,转向关注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这样您就会获得生命本质快乐的知识,就可避免了那些错误的活动行为,不然的话您就会被错误知识的误导走偏而不自知,反而会认同那些错误的认知,而承受不应有的痛苦……。显然,要实现这种行为的转变,就需重新配置相关资源,予迎合新的需求。若以现代消费理论解读这一行为,这无疑是个心灵消费行为。很遗憾,常人将获得的资源从未合理地配置在心灵消费上,也从未理会在这种获得行为过程中往往会造成的身心磨损,而一昧只消费在身外的物质享受层面上,长而久之就造成了身心的不平衡,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就不足为怪了。
现代人都工于心计,也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如果您还不至于完全丧失清醒之心而觉得如下付款清单过高,那我建议您检视其付费的合理性。
忽略其它人文因素只将钱当作人生发展唯一指标只是一种主观行为,并不能真实反映人生合理发展的生态状况。因而这个指标对绝大多数人的家庭幸福、身心健康指数来说毫无意义,因为它并不能真实反映生活状况——充其量也只是间接反映了单纯经济增长情况而已。
正确的观念加上钱才会产生有正面贡献价值的功效,偏离了正确发展观念的钱,会将人导入不归路而不自知的,社会现在乃致将来所发生的人间悲剧无不如此这般,在这纷争的年头,若不持这份发展理念是很危险的。
不合理的负荷只能造成生命不可逆转的损害。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灭顶之灾,生机就在这一步之内,但常人只想进而不思只退人生千万步中的那么一小步,硬是走入身心皆疲,步履维艰之途。别忘了,生命只有在自由的生态环境中才得以实现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别无更好的解决策略。一个幸福愉快家庭的终结,及个人不知不觉走上不归路,无不以妄念为开端。
无休止任由欲望的牵引,最后不是穷得只剩下钱就是人财皆空的结局,这样的亊例这年头比比皆是,并不欠缺前车之鉴的对比事实,欠缺的只是那份灵动的心。
若将这些不合理的欲望扩散至全家会令生活极不愉快的也不明智。一但将这些不量力而行的想当然(妄念),扩展至还未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女儿身上,那并不见得是一件什么好事,会扭曲健全的人格,影响其未来事业、生活明智作出符合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观,若不及早洞察还有可能成为踏上灾难之途的开端。
告您老公不必过于苦心,您与女儿都觉得他很优秀了,也得益他无私的庇护,生活才得以无忧无虑,且很享受现生活也很满足。我想您是到了该知足感恩的金秋时节了。
我早就告您了,你衣食住行无忧,饱食终日而不思精进修行,来世必成猪的。常言道,妻贤夫祸少。最该忏悔的是您。这个年头,忏悔是最上乘的修为。
一个坐拥100万家产的人,竟然从未想过感恩而还只是想着挣大钱,符合修行人思维方式吗?君,可知现代人幸福生活与心相关早已多于钱?该学会感恩去了,去掉那些永不知足更不会感恩之贪婪心魔即可。若如此这般,君又何需千里迢迢去寻觅僧踪呢。现是解昏昏之心为上,而不是别的。
建议您审视下自己生活的动机,想下世俗生活之苦的根源,无不是对财物和名利的贪恋却总是超过实质需求所引爆的,而这些贪恋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家人和自己的虚荣心、面子。随着初始目标的达到,还来不急享受就又开始相互攀比,而比的结果,不是自大就是自卑,这时愤愤不平的内心又催生出来的欲望总是会再一次膨胀,且膨胀的越发的巨大越发恶性,就像永远无法填满的无底洞,内心的痛苦是语言无法表述的。这些严重超出过本质生活的欲望,犹如套在脖子上的绞索越争扎越紧,直致身心崩溃…一了百了……(桑田 于瑜伽红尘广州禅修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