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云:瑜伽(yoga)是控制人心意(心脑机制,这是双向互动、开放的生化系统。)转变的,这一转变是在一种特定的禅修氛围中至善心意的。
禅是心的原生态。
所有瑜伽练习都应在瑜伽观所定义的禅生态下完成。
禅茶瑜伽亦是行者将心意定义为禅状态下品茶的过程,达致茶性与禅性或者说与心性是相通的目的(禅茶一味),这是禅茶者狂心歇息,菩提心冉冉升起之心意归位。因此,品茶时要将心意营造为禅氛围,才会真正体味到品茶的真谛,获得心灵上的净化与精神上的享受。
古人品茶时,是很讲究心意的。唐时的冯可宾在《茶笺》中为心意设定了13个条件,把“无事”放在了首先的位置。无事,是指品茶人神怡心闲,悠然自得,无牵无挂,无忧无虑。这个内涵,不仅指品茶人有宽松裕如的时间,还必须有“无欲无求”的心态。做到“心远红尘,神离三界”,功名利禄声色犬马于我如浮云矣。希贵希富希官希达之人,希车马声色金钱豪宅之人,决没有“无事”这个条件。
其次是要“清静”。清静不仅指品茶的环境清幽雅静,更指品茶人的内心环境。静,是禅茶瑜伽的修习之要,只有心静神清,才能做到心为“天地之鉴,万物之镜”,才能在品茶的茶悟中见证“真正的知见是知觉者、知觉的能力与被知觉者三者完全通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