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瑜伽红尘禅与瑜伽传统美德→ 信仰的分享 更新时间:2011-08-17


信仰的分享

    宗教是精神生活的表现;精神生活越是清醒虔诚,其在宗教信仰上就越表现得高妙自在。同时,也感受到与十方法界相应。家庭的宗教气氛,必须建立在醒觉和虔诚上,这才是正信。佛教的信仰,是要教导子女懂得生命的本质就是实现。每一个人都得接纳自己,实现自己,为自己开拓出一条出路和希望。这样就是自悟自度。禅佛教的基本精神是:

瑜伽坐角式  你的心中有佛性,

发愿成佛,

自悟自度,

毕竟是依照你自己的本质成佛,

去实现六波罗密,

这就与十方法界诸佛相感通。

这时,你求什么就得著什么,

因为你清醒、恬淡、悦乐和无私。

正信的佛教信仰,给家庭带来祥和,给子女带来精进和光明积极和心智,给全家带来和谐的互爱。在人生的究竟意义上,孕育著大乘菩萨的实现人生和服务精神。一位正信的佛教徒,每天都在检讨自己,避免错误,勇于改进,这就是解脱,也是醒觉,也是佛性的显露。而这份生活的崇高信仰,对于子女而言,就是一个标榜和启示。

宗教信仰,表现于家庭的情爱上,让每一个人都享有温暖、喜悦和心灵的自由。这有别于迷信的盲目祈求和崇拜;迷信是一种精神症状,而不是心智成熟的超脱。

从禅家的观点看,一切礼拜、佛相和道具,都是一种语言,它只是“表法”,在于表达佛法的精义,每天提醒自己,并表示对佛的虔信。如果,日日都能心存正信,保持清醒,过著实现的生活,那么一念佛思,便与十方诸佛相应了。

儿童有高级的宗教信仰,所以充满著向学及成长的希望;老人有了信仰,知道生命究竟是什么,对自己一生有个丰富意义的答案,这就是希望!

儿童和青年的希望像晨曦,成人的希望像正午的光明,老人的希望有如晚霞之美;但明日是大家共同的希望。

一个家庭若能分享正信的宗教,他们将享受到福分和智慧,启发无尽的希望。

家庭亲情是生命的原质,它流泻著生活的清泉,沃开生命的花朶,也沃开生活的希望,亲情就是欢乐、亲昵、温馨、分享、心智成长和精神生活的提升。在美满的亲情中,我们看到佛,也看到自己;我们信赖佛,也信赖自己,我们看到希望的阳光,正温暖了自己,强壮了自己。(摘自:郑石岩 悟.看出希望来-家庭亲情)

    插图所示为:瑜伽坐角式

关联文挡:爱的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