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瑜伽红尘禅与瑜伽瑜伽与禅 → 瑜伽禅修身心健康的保障 更新时间:2011-08-17


瑜伽禅修身心健康的保障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自己身心了解的程度,是极其有限的,一个人每天的心理活动, 究竟有过多少什么样的念头?主要的一两个,或尚有点印象,许多微细的、一闪即逝的念头,就弄不清楚了。再从生理的活动方面探讨,细胞组织的新陈代谢从常识上说,你是知道的, 但从瑜伽直觉层面的认知上说,你是无法知道的。当然,我们也没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的必要。

重要的是,处身于现代工商业社会中的人们,不论是瑜伽从业员或其他职业、不论为个人谋生活或为大众谋福利,处处均需要运用高度的智能及强勒的体能。 以瑜伽观而言在生命智能及体能的宝库深处,有著很大的漏洞,将大量的能源,无谓地漏掉,同时,又不能生产出应该可以生产的足够的能源来。这可称为能源的浪费,也是生产量的停滞,既未尽力开源,也未能适当地节流,实在是极其可惜的事。

这个漏洞是什么?瑜伽观认为就是人本身各种杂乱的妄念,消耗了体能,降低了智能,妄念之中尤其是使情绪激动的强烈的欲望、忿恨、傲慢、失望等,均能使得生理组织,发生震撼而失去平衡的作用。假如学会了坐禅的方法,你就能够减少那些杂乱及无益的妄念,使你的头脑经常保持轻松与冷静的休闲状态,当需要用它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便得以充分地发挥它的最高功能。又能使你的全身各种内分泌腺,保持著相互调配、合作无间的工作状态,促成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相互为用。

比如,交感神经系统的脑下垂体、松果腺、耳下腺、胸腺等,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使得全身的兴奋机能活跃的作用,表现于外,则为反应机警敏感等的功效。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副肾、卵巢、睾丸、胰脏等的内分泌腺,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缓和兴奋机能的作用,表现于外,则为沈著稳定等的功效。两者的优点相加,便可形成完美的人格,偏于任何一边,均有它的缺陷。

我们知道,由于工作紧张、用脑过度,或者由于某种外来因素的剌激,不论是□喜、暴怒等,均能使得血管收缩、脉膊跳动的次数增加、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结果,便可能形成脑溢血、失眠、心悸、耳呜、神经过敏、消化不良等的病症。这是因为,当你的情绪在剧烈地激动之时,你的血液中,由于内分泌腺的工作,失去了平衡,所以出现了毒素。

内分泌腺在正常状态下是促进人体健康的。若失去平衡,便会对于人体健康亮起警报的红灯。瑜伽禅修的功效,能使人将浮动的情绪,转化为清明而平静的情操,临危险,不恐惧;逢欢乐,不□喜;得之不以为多,失之不以为少;逆之不以为厌,顺之不以为欣。所以它能成为你身心安全的保障。

身心应该保持平衡发展,否则,除了在生理上的不健康之外,在心理及性格的发展上,也是不健康的。如果偏于前者,他将是敏感、自私、急躁、易怒、和缺少友善、不得人缘的人。如果偏于后者,他将是浑厚、老成、乐天、和善的人。

前者发展的结果,好的一面,可能成为孤傲的哲学家、精明刚强的军事家、愤世嫉俗的书生;坏的一面,则可能成为刚愎自用、暴戾成性、顽劣不悛的人物。后者发展的结果,好的一面,可能成为悲天悯人的宗教家、宽宏大量的政治家、胸襟开朗的艺术家等;坏的一面,则可能成为没有理想、不辨善恶、不明是非、为人处事缺乏原则的滥好人。

当然,如果仅仅偏于一边的发展,那是决定倾向坏的一面,如已从好的一面现出特色,必定多少是得力于两者的调和。

瑜伽禅修,是协调全身的组织机能,步上正常的工作,并助其发挥最高功能的方法。下手处,瑜伽是以调身、调息和调心的方法,减轻交感神经系统的负荷,冲淡主观意识的影象,将自我中心的界限,渐渐向外扩大,乃至忘却了自我的存在,主观意识便会消融于客观意识之中,到了这种境界的人,种种的烦恼,虽未彻底解除,对他已不会构成身心健康的威胁。

贪欲、镇恨、不反省自己、不原谅他人、不分析事理而形成为烦恼的原因,即在于主观的意识太强烈。以为他虽与一切事物相对立,一切事物均不应与他的主观意识相违背。未得之时,他要追求;求得之后,可享受之事物唯恐失去,可厌的事物又唯恐脱不了手。求不到时,固然烦恼,求到之后,依然受著各种烦恼的包围。

唯有瑜伽禅修的方法,可将人们从自我中心的主观心态,渐渐地转变为客观心态,从主观的烦恼陷阱之底,提救著冉冉上升至客观的自由世界,得到身心的解放。

关联文档:瑜伽禅修与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