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瑜伽红尘瑜伽素食素食人文 → 素食主义的时尚逻辑 更新时间:2011-08-17

素食主义的时尚逻辑


     作为一种时尚,素食主义运动中已经在西方世界风行多时了。

    现时之人,希望用一种新潮而又积极的价值观以延长其内在的迷人要素,而素食恰恰就是其理想选择。一者是素食可以抗衰养颜、保持形体;二者素食又是对众生的关爱人文的伸延、仁者和智者的生活方式……(瑜伽素食观是一种生活科学,它提倡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瑜伽素食生活方式己演变成了时尚的生活方式。)

绿色主张

    其实,西方的素食主义传统从古希腊至今都从未断绝过,一直受到欧洲贵族,尤其是思想、文化界精英们的青睐。素食者被认为具有某种“贵族气质”,这使他们能在精神道德层面上居高临下。在古代精英人物中,从苏格拉底、柏拉图、毕达哥拉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但丁、莎士比亚,再到近、现代众多名人如雪莱、肖伯纳、伏尔泰、卢梭、托尔斯泰、爱因斯坦,都选择素食并极力劝导他人如此生活。而最惹眼的当代西方素食者,首推红颜薄命的戴安娜王妃和查尔斯王子。在公众和媒体的狂热追逐下,他们从不掩饰其“高贵的素食者”身份。

现今的西方素食主义,往往都与绿色和平及动物保护等主题相呼应,当然也有相当的人群是出于健康考虑,又或作为某种时尚主张。

   “美国人每年因为心脏疾病、癌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以及许多其它疾病,花费已超过1200亿美元。一种健康而且合乎人道的素食饮食方式,却可以挽救这些美国的生命,并节省美国人的金钱……”  越来越多的名人为素食主义摇旗呐喊。

金字塔素食食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认为素食缺少营养或会导致营养不良,是导致人们热衷肉食的主因。但对于素食倡导者们来说,这只是一个伪问题。他们会告诉你,世界上任何一种素食类动物都健康地生活着,没有人会否认陆地上最强壮的动物是吃植物长大的,更没人会傻乎乎地因为兔子只吃草就担心它会贫血。然后他们得出的结论便是,吃荤与吃素的症结不是营养是否全面的问题,而是人体究竟更喜欢接受哪种食物的问题。 (瑜伽素食观认为只要合理搭配谷类、果菜、奶类、坚果及豆类食物,就完成可确保素食者的营养需求)

    一战时期,由于英国的封锁,丹麦出现了全国性的食物短缺,丹麦政府指派全国素食学会会长担任粮食配给工作,人们只能以谷物、蔬菜等食物为生。然而奇怪的是,第一年全国人口死亡率就降低了17%。当时人们并没有对这一数据的背后原因作认真的研究和推敲。战后,经济得以恢复,饱受“肉欲”折磨的丹麦人立即放开盛满童话的大肚皮,恢复了大块吃肉的旧习。再次统计的结果顺理成章———人口死亡率与心脏病的比例又回升到了战前的数字。

    美国国立健康学院研究过5万名素食者,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比肉食者长,而且得癌症的比例要低得多。耶鲁大学的爱文·费舍博士做过一个耐力测验,令人惊讶的数据表明,素食者的精力几乎是肉食者的两倍。布鲁塞尔大学的吉伯尼与艾欧特克博士则做了更为细致的耐力分解实验,他们的研究结果也证明,素食者在精疲力竭之前比肉食者在同样情况下所能承受负荷的时间多出了2至3倍;而每次耐力实验之后,素食者从疲劳中恢复过来的时间,竟比肉食者快了近5倍。

    这些研究结果或许有助解释,为什么不少创造了世界纪录的运动员,竟是传统观念中“营养不可能得到平衡”的素食者。比如在英国,素食者自行车俱乐部保持了40%的全英自行车比赛纪录;又如曾在奥运独得三枚金牌的选手,有两位都是长年素食者,其一是出身澳洲的伟大游泳选手穆瑞·罗斯,而另一位则更引人瞩目,他就是当年的“百米王”,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的卡尔·刘易斯。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研究结论支持,1998年底,美国“发现号”太空船发射升空前,美太空总署宣称,过去给太空人吃的“食用生物能量餐”将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专门为21世纪太空旅行所研制设计的“素食太空餐”。这份肯定是世界上最“高”的菜谱,是由康奈尔大学农业和生物工程学家简·亨特主持、由太空总署赞助的三年研究计划的一部分。这份以“好吃、营养全面、简单省事”为宗旨的太空菜单,主要材料出人意料的普通,它们是马铃薯、小麦、米、黄豆、地瓜、花生、豆子、莴笋、蕃茄、红萝卜和小萝卜 (这无疑印证了瑜伽的素食观)。

    早在1997年11月举行的国际素食食谱会议上,康奈尔大学的营养学教授克林堡就公布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素食食谱”。这个营养均衡的素食食谱,可以帮助人们减低染上许多疾病,如癌症、心脏病、肥胖症、骨质疏松和一些慢性退化病症的机会。这项研究成果显示,人身体的第一需要是每一餐都吃的多种基础食物(即金字塔的底层),包括水果、蔬菜、壳类食物(燕麦、小麦、粗麦包、大麦、面条、面粉制品及玉米);其次的需要是金字塔中间的一层,这也是每天都该吃的,包括果实、种子、奶类制品、大豆乳酪、牛奶和植物油等;至于置身于此营养金字塔顶部的,则是一些“并非必须”的食物,只可间或小量享用,如鸡蛋和甜品之类。除了吃掉这座金字塔之外,研究者们也强调了金字塔“外围地区”的重要性,比如每天适量的运动、喝大量的水等等。至于葡萄酒、啤酒和其他含酒精的饮品,如果这些饮品对健康有风险的话(要看你是否会喝酒上瘾),也可以作适度的饮用。

    克林堡教授指出,光靠吃低脂肪食物,并不能完全防止癌症及心肌疾病,除非加上健康的心态和运气(如参加瑜伽等运动)。当然,这比吃肉的人已经好很多啦,有证据显示,以动物为基础食物的人,他们患癌症及心肌疾病的机会相对要多得多。因此,“金字塔式的素食食谱”对素食者和想参加素食队伍的人,无疑有很大帮助。

“动物道德”和“拯救饥饿”

    可以说,素食主义是当今飙升最快的一种饮食风尚。在英国,素食食品的年销售总额达110亿英磅;15~35岁的公民当中,有12%是素食者,甚至街头上不少游手好闲的嬉皮士们也以素食为荣。据2000年的一项调查,素食人口在各国的比例:法国为1.1%、德国为1.45%、荷兰为4.9%。而传统上一向以爱吃美味小牛肉著称的意大利人,素食人口比例也达到了3.4%。

    据有关分析,欧洲素食主义者日益增多有各种不同原因。有人害怕激素,有人怕疯牛病,有人怕胆固醇,还有人本来就喜欢素食。而在另一方面,人们又提出了“动物道德”的概念。这些素食者们认为,肉食动物的饲养条件太差,动物受到了极端的虐待。他们在为动物鸣不平的同时,提倡过一种朴素自然的“不吃肉的生活”。

    而从最新的营养学成果看来,肉食可以说是人类食物中最不经济、又最低效的一类。通过精确的计算,一磅肉类蛋白质是同等重量的植物蛋白质价格的20倍。而由于肉类蛋白质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我们吃下去的肉,其中只有10%蛋白质的卡路里被吸收,其余的90%则都被排泄出去了。从经济效用的角度而言,种植植物比生产肉类相对要经济实惠得多。比如,1亩田用以养牛吃肉,只能生产1磅蛋白质;若同样面积的土地用于种植黄豆,则可以产出17磅的高质量植物蛋白质。换言之,吃肉质蛋白要比吃植物蛋白需要多出16倍以上的土地。而且,饲养动物所用的水是种植蔬菜谷类所用的8倍。

    因此,许多令各国首脑们感到棘手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饥饿、环境、能源等等,从某个角度看,并非是地球上的资源不足以养活如此多的人口,而是地球实在满足不了人们无底洞似的贪欲,更喂不饱饕餮肥腴者们那穷奢极欲的胃。

    哈佛著名的营养学家珍·梅耶认为,只要人们把肉类生产减少10%,节省的谷类就可以供6000万人食用。如果全人类减少一半肉食,则可以解救全球的饥饿人口。而且,儿童教育及人类健康、医疗条件也会大为改善。许多西方科学家也认为,未来食物的需求必须依靠植物蛋白才能解决。目前,来自中国传统工艺的豆腐等豆制品备受西方重视。更有趣的是,营养卫生和饮食行业的专家们正掀起一股研究和进食大豆制品的热潮,尽管在此之前,大豆在美国人眼里一向是不为人所吃的,他们大量种植只是为了从中收获鲜牛奶、牛尾汤,以及美味的小牛排。

来源:网络

关联文挡:瑜伽素食的好处    素食主义 最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