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yoga)理论认为,人的生活习惯会直接改变人的饮食习惯,而饮食习惯的改变也会影响人的生活方式,最终影响人的肉体和精神状态。同样西方饮食习惯也会影响亚洲人的健康状况。
负责撰写研究报告的国大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许恩佩昨天受访时说:“一直以来医学界都知道快餐对健康无益,而这项调查直接显示西方饮食习惯对亚洲人健康的影响。”
许恩佩指出,一星期吃快餐至少四次的研究对象人数不多,有811人,即所有冠心病有效研究对象的1.5%,但他们之中有17人已因冠心病去世,临床证据十分充足。
研究也显示,经常吃快餐的人摄取的蔬菜纤维、乳制品、碳水化合物会减少。他们也通常喜欢吃东方零食、点心和面食,同时摄取更多盐分中的钠、卡路里、蛋白质、饱和脂肪酸等,摄入的总能量也比较高。
许恩佩说:“这项研究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近20年过去了,现在应该有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经常吃快餐。
“这种生活习惯上的改变虽然无法逆转,但是希望这项研究能提醒人们多注意饮食,因为预防胜于治疗。”
这项研究报告已于上星期发表在美国心脏学会的《循环》(Circulation)杂志上。
六良好生活习惯 带你远离心血管疾病
拥有六种良好生活习惯的本地华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低八成。
研究西式快餐如何影响我国华族中年及老年人口健康的同组研究人员,去年底也发表了新加坡华人健康研究计划的另一项综合性医学研究的结果。
研究人员发现,本地华人若同时拥有六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比完全没实践这些习惯的人低出76%。
这六种生活习惯分别是:每星期运动超过2小时、每天睡足6至8小时、每星期喝1杯到14杯少量的酒、从不抽烟、摄取大量的蔬菜水果和黄豆制品,以及维持健康水平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
这些生活习惯每项都有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功能。良好的饮食模式、运动量、睡眠时间、体质量指数、酒精摄取量和不抽烟,能够分别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19%、15%、17%、23%、18%及32%。
研究中所指的酒,可以是任何一种酒类,不过新加坡中年和老年华人最常喝的应该是啤酒。
这项研究历时近20年,研究对象为年龄介于45岁至74岁的新加坡华族男女,人数为5万零466人。
许恩佩指出,大部分研究对象都拥有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属于身体健康的一群。不过,她也观察到,充足睡眠是一个正在下降的良好习惯,因为许多较年轻新加坡人没睡饱。
她也指出,研究有一定局限性,因为研究人员只访问研究对象一两次,而生活习惯可能会改变。 (转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