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养生理论中,“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根据“精”的来源、功能和作用又可分为“先天精”和“后天精”。其中“先天精”,又叫“元精”,它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精、血,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微观物质。《黄帝内经》称:“人始生,先成精。”指的就是这种先天之精;“后天精”又称“脏腑之精”,它主要来源于后天五谷饮食之营养,通过肺的呼吸调节,脾胃的消化吸收,从而将营养物质的精微部分转化到人体的各个腑脏而构成。“精”尽管存在“先天”、“后天”之别,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先天之精”要依靠“后天之精”的不断补充,“后天之精”则必须依赖“先天之精”的活力,而且它们还共同储存于人的两肾之中,形成所谓“肾精”。祖国养生学认为,肾精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要素之一,它主要发挥以下三种生理功能: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一个人如果肾脏精气充盈,生长发育就正常;反之则会出现发育迟缓或未老先衰等异常现象。
参与人体生殖繁衍。无论是两性副性特征的发育、性机能的成熟、或者是生殖能力的获得,都与肾精的盛衰盈亏密切相关。
濡养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人体的肾精在充盈有余的情况下,既可通过正常的生理渠道排泄体外,形成男性的泄精和女性的月经,也可以在必要时转化为其他形式,如气血津液等等,输送到脏腑器官去发挥濡养作用。
鉴于“精”具有上述重要生理功能,所以传统养生理论向来十分重视“养精”、“保精”和“炼精”的养生作用。《黄帝内经》就提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素问·金匮真言论》)。在具体的实践中,我国古代养生家
和瑜伽术也摸索出了一整套以增加饮食营养调补“后天之精”、以节制房事固养“先天之精”的行之有效的养精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