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瑜伽红尘瑜伽丽人感悟瑜伽 → 瑜伽内心学与现代技法 更新时间:2011-08-16


瑜伽内心学与现代技法

     游丽江聆听民族的绝响——纳西古乐,成了众多游客的必选节目。对于习瑜伽的我来说,—场纳西古乐听下来,记住的不是音乐,而是一种文化和一位老头——宣科。

    宣科,—位生于1930年的老人,是纳西古乐团的“中年人”,—-直在团队中担任着“名嘴”的角色,着—条牛仔裤、一件蓝马褂或者—、袭鲁迅式的长衣。他把舞台当成了文化批评的园地,他的话语时常超越音乐的领域,超出古老的氛围,让人耳目一新。对于一个被古文明哺育成长,并借助古文明谋生的艺人,宣科对现代文明是不屑的。他纵谈天下事,都源于音乐。这让我们真真切切感觉到音乐是宣科的全部。宣科在开场白中这样解释他的音乐观:音乐(瑜伽唱颂)的价值不在于技法,而在于内心。使他坚持“内心说”的理由是,现代技法扼杀了人的天性和才能。据他介绍,每年,国家都到丽江选拔音乐人才,到正规院校接受技法的规范培训,但令人遗憾的是, “出去一个,完蛋--个”,本来天籁似的嗓子,经过规范之后,变得“什么也不是”,自然之音胎死于“文明的摇篮”。

    对于现代技法的怀疑,并非宣科—人。在沈从文的故乡——边城凤凰,人们对现代技法,亦存着敬而远之的姿态。当地有至今仍完整保留的最古老歌舞——傩戏。看过傩戏的游客,除了惊讶于古老文明的多姿多彩,更多的是感叹表演者的嗓音,这嗓音绝对是天然的、乡土的、不加修饰的,它和宋祖英的甜美、李娜的高亢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样的天籁,我在泸沽湖听过,同是一曲《青藏高原》在摩梭渔女的喉咙中游出,决不像我们在ok房里常感受的高亢,让人青筋凸现,而是节节上扬游刃有余意犹未尽。唱歌之余,摩梭女人还悠闲地摇着双橹。此情此景,让你不得不信服宣科的“内心说”,文明的技法在这里的确显得苍白。

    技法的无用并不局限于音乐领域。凤凰的民间扎染大师刘大炮没有上过一天学,也没有师承,但这不妨碍他成为民间艺术大师,黄永玉给他题的招牌“刘大炮染匠铺”就在向世人证明“内心说”的胜利,民间的胜利。据说,肇庆一位民间画师,所作的仕女图堪与岭南画派的大师媲美……

    在民间艺术中游历,而感悟于瑜伽间,我们惊讶于民间艺术的魅力同时也重新感悟了瑜伽造型姿势那份剔透的灵性,并不得不承认,是民间艺人也好瑜伽人也罢皆是内心的那份灵性、那份情感、那份智慧,引领着他们抵达了美的圣殿!(转贴 编辑)

关联文挡:心法与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