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观视人的健康与美貌为完整的综合体,并认为以不自然的方式介入解决身心健康的问题,只会适得其反。这一原则也同样反应在减肥上,若心态极端容易患上饮食失调症。
新加坡中央医院心理医学高级心理学家温瑞琴受询时说,心态过于极端,容易在减肥时患饮食失调。
女性患上饮食失调的几率较高,但也有越来越多男性也面对相同问题。
她说:“ 减肥时抱着错误心态,只专注于减掉的体重,容易患上饮食失调,包括得厌食症、暴食症、和过食症。
厌食症患者以13岁至15岁居多、暴食症则是青春晚期至成人初期,过食症则什么年龄都可能患上。
但是,近年来也有更多成人患饮食失调,尤其可能是长期紧密监督饮食与体重的成人。
她说,减肥时应是逐渐改变生活习惯,避免寻找捷径。减肥速度太快,很难维持体重,甚至会有反效果。
中央医院心理医学心理学家廖云峰提供以下减肥建议:
●设立明确与实际目标,如告诉自己:每星期二与四晚餐后到公园快走30分钟。这样能够清楚地让自己知道该做什么与什么时候做,新习惯也就更容易形成。
●通过食物日记监督饮食,能让自己了解是否又跟上计划,知道什么时候最难配合新的饮食,更好寻找解决方案。
●给足自己耐心:减肥需要改变多年习惯,容易旧瘾重犯,但不要轻易放弃。
●与周围的家人、朋友或同事分享减肥计划,他们的支持能让减肥过程更愉快。
●进行自己喜欢的运动,达到目标时,以非食物的奖赏鼓励自己。
正确减肥法:由胖到健康
减肥的目标应该是由胖到健康,不是胖到瘦。
温瑞琴说,体重不是健康的定义,了解自己的身体运作与健康体重才是关键。
她说:“我们应该注重因减肥而得到的健康,不是减掉的体重。”
此外,过重的原因很多,如压力造成暴饮暴食、生理因素等,也是应该解决的问题。
廖云峰也强调,减肥不是一次性的努力,而是改变生活方式旅程,在瘦身成功之后,还继续需维持体重。(转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