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 → 瑜伽红尘瑜伽艺术 → 瑜伽鸽子式造型艺术姿势

更新时间:2011-08-18

瑜伽鸽子式造型艺术姿势。以传统瑜伽轮回观而言,众生是受业力的牵引,才轮回到这个蔚蓝的星球。蓝色是天空的颜色,是海洋的颜色。它宁静又不缺乏生气,可以用来创造多种多样的效果。人们通常把蓝色看作是透着凉意的宁静的颜色,因此对于光线充足的居室极为合适,它具有镇静的效果,让人更容易入睡,它还会为一间起居室增添安宁与轻松瑜伽鸽子式造型艺术姿势。以传统瑜伽轮回观而言,众生是受业力的牵引,才轮回到这个蔚蓝的星球。蓝色是天空的颜色,是海洋的颜色。它宁静又不缺乏生气,可以用来创造多种多样的效果。人们通常把蓝色看作是透着凉意的宁静的颜色,因此对于光线充足的居室极为合适,它具有镇静的效果,让人更容易入睡,它还会为一间起居室增添安宁与轻松

形体瑜伽之神韵

基于传统瑜伽术对人身、心、灵整体实施原则的认知,瑜伽人不难理解“神韵”是形体瑜伽术完整内涵表达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谈诗、论画、听曲、品茶、书法,都离不开神韵二字。但是究竟什么是“神韵”呢?古人说是一种“无迹可求,透彻玲珑,如上天之梵唱,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缘,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言下之意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还有人说“神韵真如神龙,令人首不见尾,或者首尾皆不能见”,难道神韵真是如此之重要而又无法弄明白吗?

我个人认为在遵循形体瑜伽实施原则的前提下,神韵是可以感觉而被抽象认识的,其本质就是内在智慧一种功能上的化身。著名京剧教育家钱宝琛先生有一句精辟的概括,他说:“形三,劲六,心意八,无形者十”。在他看来,舞蹈动作中,“形”只占三分,“劲”占六分,“心意”(即“神韵”)却占八分。显然,正确的理解并不是说“形”不重要,而是说“形”是可以通过模仿去做,而“劲”和“心意”是必须通过潜心揣摩才能掌握的。正因为有了动作的“劲”和“心意”,从而给予了“形”以生命力。 简言之只有把所握住了“神”,“形”才有了生命力。 对习瑜伽者而言,只有当形、劲、心意融汇贯通于一体之后,方可进入到一个更深的瑜伽禅修境界,即“无形者”,而这才是真正的的“形神合一”、“无迹可寻”了。这或许就接近了所谓的与瑜伽合一境界吧。

“心意”或“神”才是瑜伽人对形体姿势内涵正确的捏握。它的真实涵义应该是指通过觉知的意识、意念、感觉来支配瑜伽动作,而不是盲目地、机械化地去完成动作。觉知的意识同时也包括丰富的禅修艺术想象力。

我有一种从来就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莫名感动就是儿时外婆告我,五祖将衣钵传授给自己的弟子,弟子有一日出师远行,五祖对弟子非常满意,于是送行到江边并欲亲自驾船渡弟子过江。这时弟子双掌合十曰:老师已经度我,不必再渡。然后飘然离去, 这就是史称的六祖。简单的一句话,给我的感受是足以道出六祖与五祖心境与神韵已融为一体。若以瑜伽认知观而言之这不正是捏握了我与瑜伽术合一之神韵吗?而我所做的也只是将捏握的那么一点点形体瑜伽术的神韵,释放于瑜伽红尘网站之中而己。

事实上形体瑜伽的完美表述无一不是和主观觉知意念紧密相连的,即便是一个简单的抬手动作,也是一次由觉知意气引领的过程。瑜伽开展前的热身运动,也是循着调身、调息、调心的规律而运动的,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所谓“心、意、气”正是“神韵”的具体内涵。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传神的工具”, 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却是受内在智慧的支配下利用眼睛这个工具作表达罢了。这说明了神韵在这一过程中是支配的地位。“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这一口诀形象地、准确地解释了形和神的联系及关系。因此,在习形体瑜伽术的过程中,每一最细微的过程、最简单的动作都应成为陶治瑜伽人神韵的过程。

其实,瑜伽人只要忠诚于自己,反璞归真,物我合心,心体两忘之瑜伽神韵境界,自会心有所悟。或许这正是瑜伽人生最普通最基本的道理;尊重每一次心灵的感动,即便是最细微的形体练习变化,也同样能窥视出瑜伽人体造型姿势的无限神韵之美。(桑田 编辑)

关联文档:

yoga艺术 | 音画瑜伽    注重意气引领,防止形体瑜伽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