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关乎人类内部精神世界的自我相关性活动;而不像科学(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是一种关乎外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也不像经济生产活动,是一种关乎事物对于人类的实用价值或物质功利价值的活动。美学犹如宗教哲学。瑜伽审美的终极意义也相当于宗教,给人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灵魂的归依。以瑜伽实施原则观而言,瑜伽审美的根本实质上就是一种自我同一性体验。
所谓自我同一性体验,即一、自我预设一个理念,(多半不是某个人的有意识的行为使然,以往常常是来自先知们神秘的天启)宗教的瑜伽、佛、道哲学的绝对实体和美学的绝对理念都属这一类理念。二、对这一理念信而不疑,且达到痴迷信仰的程度,以至于在所有存在物上发现那一绝对理念的神性的辉映。三、在个人瞬间的直觉体悟中,达到感性个体与绝对理念的完全印合,从而使体验者获得有限自我与无限实体、相对存在与绝对存在、短暂在者与永恒在者的泯然交融;体验者都由此获得个体生命性灵的超越和解脱(即
瑜伽术的与梵合一),亦即原本有限的个体在此一瞬间悟境中从一切世俗物质拘限、道德律令拘限和生命短暂有限中得到彻底的解脱,绝对的自由和个体生命性灵得到圆满的实现。
自我预设的绝对理念必须具有如下属性和功能:它是绝对的存在,至高无上,至大无外,自本自根,自由自主,无始无终,永动不居,自我生发,自我展开,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据,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本源,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属性,也是宇宙万物最终的归依。它是自我澄明,自我敞亮,自我肯定,自我证明,自我实现的。其本身是绝对的肯定,因而也就是绝对的否定。也就是说,它本身必须是无性无相,无形无状。换句话说,它本身以“无”为性,是绝对的无。否则它便不可能自本自根而绝对自由,也不可能成为宇宙万物的根据和本源。正因为它本身无性无相,无形无状,便必是以万物之性相形状为性相形状;而它的自我显现便必是借万物之性相形状而得以显现。也就是说,万物之性相形状显现的便是绝对理念的本质属性和本质力量。也就是说,它的自我澄明,自我敞亮,自我肯定,自我证明,自我实现全都是借宇宙万物而得以成为现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