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 → 瑜伽红尘在线学习 教学内容→ 瑜伽梵语AUM语音的练习

更新时间:2011-08-20



瑜伽梵语AUM语音的练习

    密宗瑜伽,在咒语中特别重视“唵”字,许多咒语的开头都冠以“唵”,如观音六字真言等。“唵”是梵文“Om”的音译,也译作“欧姆”、“嗡卡尔”等。许多信奉瑜伽者虽然也都知道,此字是宇宙原始生命能量的根本音,但却并不清楚此字的实际含义。其实此字本身就是至尊主一个代表名称。在《博伽梵歌》中,至尊主说:“在声音中,我是超然的唵。”(第十章第25节)当佛教徒们每天在念“唵嘛呢叭咪吽”等以“唵”字开头的咒语时,实际上也是与至尊主在沟通。《博伽梵歌》成书于释迦牟尼显世之前,他不可能不知道这部经典。因此,他将此字引入佛教咒语,其真正的用意不言而喻。不仅是佛教,基督教中的“阿门”(Amen)以及伊斯兰教中的“阿敏”(Amin)也源于此。

    瑜伽者经常咏读梵语AUM语音练习冥想,必须了解它的深邃含义;若象鹦鹉一般学舌,身心很难得到感应。瑜伽者咏读AUM语音达到心灵专一,心息相依。
《蛙氏奥义书》说:人的纯粹的意识状态有四种包括清醒、梦境、熟眠、无可知。声音A-U-M(音译阿、呜、姆)分别代表前三种状态,第四种状态存在于读完语(AUM)后的寂静中。
瑜伽从语言学的意义对AUM进行解释,A和U是单母音,在梵文字母里A是第一个母音,也作为认识其他母音和子音的入门,是柔和的呼吸声,并且是生命能量中粗钝的声音。印度把字母A表示为“创造者”,U表示“保存者”,M表示为“毁灭者”。阿(A)声是永恒不断的波流,呜(U)声人类声调较低的部分,寂静由此开始,融入最后的姆(M)声中。姆(M)声在梵文中为鼻音,是介于子音与母音中间的元音,因此她象征宇宙本体的不朽和永恒。导向内在的声音产生巨大的回响,最终合成AUM,在A-U-M元音之后,是寂静的状态。
生命意识四种状态:
1.清醒状态
这时意识倾向外在世界,通过感受,我们经验到粗钝的现象世界。
2.梦境状态
是做梦的状态,此时意识有外转向内在,通过感受,我们体验到精细的心灵世界。
3.熟眠状态
这个状态中无欲无梦,所有的经验和体验都沉浸在无分别意识的整体中。人充满了喜悦,体验到喜悦并且知道如何去了解前述两种状态的方法。
4.无可知状态
意识在这个状态中即不朝内也不向外,她无分别,超越了知见与非知的范畴。此状态无法由感官来体验。她是不可思议的、超越想象的、无法以言语表达的。这时纯意识的,这是真正的大我。她断绝一切外在幻想,她是寂静的,是唯一不二的。
瑜伽者用大厦来比喻这四种状态:我们在大厦的一楼所看到的外界景物,可以比作清醒状态即A;二楼较为宽广的视野可比作U;三楼更加明亮的展望可比作熟眠状态M;而从楼顶所看到的全景,就象是第四种状态所体验的寂静。从这个观点我们知道AUM是正座大厦,而单音母A、U、M只是单层楼而已。

关联文挡: 神奇的瑜伽圣音 OM 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