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禅修的方法分两个方面:一是动态中修禅定,二是静态中修禅定,二者必不可少。
动态中修禅定是指,瑜伽本身不光是一种练习,或达到目标的手段, 而是一种生活和生命的状态.
瑜伽术中所有不同的练习只是帮助我们获得那种生命状态的品味,并引导我们进入那种生活。为此瑜伽红尘认为,理想的形体瑜伽运动应是生理上的动态运动与心理上的静态运动(禅运动模式)和谐的体现,如此同时瑜伽观所宣示的原则、理想、价值观等,也应自动成为我们每天日常生活的指南。
二是静态中修瑜伽禅定法门,主要是靠静坐,也称打坐、坐禅。这是开发无上智慧的前提条件。许多瑜伽修行者也经常静坐,但由于把握不住要领而未能生成无上智慧。分析原因,大概有四种:
1、打坐时思绪万千,胡思乱想,虽也能做上一两个小时,但始终心未清净,不静又怎能入定?
2、有些习气或业障较重的人,一打坐就瞌睡,始终处于昏昏欲睡之中。这种打坐昏沉的原因:一是贪吃的习气过重,吃的太多,导致灵性能量消耗过度,造成一进入打坐状态就睡着了。二是由于身体有瘀血症气血不通,气虚而使大脑气血不足。或是因坐不直使气血堵塞。三是因平时思虑过度或生活无节制而伤神,造成大脑局部存在瘀血症失神而昏沉。
3、有少数人在打坐时,很快既能入静入定,但是,定得什么状态都不知道了。这种状态瑜伽红尘将其定义为“死空定”,顾名思义就是这种入静方式是将活人变成活死人,虽也能入定,但毫无贡献价值可言,更不能焕发出无上智慧。这种死空定如同“死人”一般,即使定上下个轮回也不能生慧。
瑜伽术的禅定是一种无中生有,生生不息、用之不竭、湛然如如的空灵状态,而不是死亡意义下的空定。其实这种“死空定”的状态,在完成形体姿势的练习中也大量存在,毫无瑜伽内涵可言,只是机械化地完成动作而己
,而这习瑜伽方式对提升女牲核心竞争力没多少实质性贡献价值。
4、有的人在打坐时,由于天眼天耳已开,能看到一些阴性生命,或能听到一些阴性生命跟自己说话,就不由自主地与他们对话。有些初学习瑜伽者还自认为有此神通,心生得意。其实这是被环境因素左右而动念、心被环境因素所牵引,是着魔的一种表现,往往会被其误导走偏而不自知,如不迅速纠正,非常危险。一般没有天眼天耳的人,平时肉眼所见的都是被阳性物质所牵。而有天眼天耳者则会引发被阴因素所牵。以致他们错误地认为天眼看到的都是真的,其实,无论你是肉眼看到的相,还是天眼看到的相,都是虚空假相。瑜伽修习者应该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为什么这四种修定都不能生慧呢?其中有两个原理:一是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互根的,瑜伽禅修也必须如此。人在定态中,是在有意抑制显性生理系统不去思考,使它安静下来。显性(阳)生理系统只有最大限度停止工作,灵性(阴)生理系统功能才能启动其显现功能的作用,
也只有在这种阴阳调和恰到妙处的静定之中,自性中方可自然流露出真实的无上智慧。自性中流出的真我智慧,还要通过显性生理系统的读入,进行“阴阳”信息转录,你才能知道这些无上智慧的内容及功用。
第二个原理是,阴阳生理系统功能失调不能和谐,因而不能生慧。
基于此认知观,我们对以上四种现状作以下分析:第一种在胡思乱想,显性生理系统始终未静,灵性生理系统功能被压抑,当然不出智慧。第二种昏沉之状,等于在睡觉,更谈不上清净修定。第三种属死空定,灵性生理系统功能虽不被压抑,但由于显性生理系统进入死空,什么都不知道,即使灵性生理系统的本性中流
淌出无上智慧,而显性生理系统不能读入,仍然什么都不知道。第四种是显性生理系统虽入静,却受到负面信息的引领,实属着魔,不仅谈不上定,反而很危险。因此,瑜伽修定
的修习应是处于物我两忘的空灵状态中,即显性生理系统既不起心动念,又处于非常清醒的状态下,彻底解除对灵性生理系统功能的压抑,使其得以突破阈限值的限制,才能流淌出
无上智慧。
这种瑜伽术的修定方法,对于瑜伽人来说,只是理论方法上的指导。在禅修的过程中必须经修行者自己实证,方可捏握它的真谛。
般若即究竟圆满的无上智慧。瑜伽术禅定修习的目的正是为了般若。因为只有无上智慧的显现,你才能照见五蕴皆空,你才能突破身心业己存在的重重障碍,见到真我本性,才能悟透宇宙和生命的真相。
而这才是您基于习瑜伽而实现人生多种目标赖以的基础。哈哈…,这,当然也应包括您美体益智初衷及小女子想当狐狸精的合理要求,瑜伽红尘在此提醒您记住哦。瑜伽对身心的终极调整是取决于您在习
瑜伽术中有没有获得无上智慧,而非简单的形体姿势操练喔。对于那些善良、严肃长修瑜伽术又看不到受控目标的实现之人,瑜伽红尘也建议您基于此认知重新检视您的瑜伽活动过程是否有误。当一位基于解脱为目标的瑜伽人,悟透宇宙和生命真相后,并非已达成目的,虽然无上智慧的显现有着不同的化身是为了功用,是为了指导人们的实践。如果不能在实践中成功运用,又如何证实修成无上智慧?因此,在智慧出现之前,禅定是手段,般若是目的。在智慧出现之后,般若又变成了手段,而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行为又是目的。
因此,在整个瑜伽修行过程中,六度法仍是必经的一个台阶,一只渡船而已。当你渡到彼岸时,这个台阶和渡船已经完成了它的作用。修行人应该明白,如果渡到彼岸,就应该上岸继续前行了……。(桑田 摘编)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