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历来对瑜伽姿势在安全、易操作、普遍适用性及功效上的认同感低于太极运动,但唯独未敢忽视拜日式。我个人认为在所有形体瑜伽姿势中没有那个体式能比拜日式更能全面体现形 体瑜伽的精神了,也更能引导人展开身、心、灵各层次的各个方面与瑜伽术进行广泛领域的对话,达致人的全面再发展。
拜日式
满足了人在肉体与灵性发展上的结构性需求
其意蕴深厚,富含虔城、敬畏、慈悲、忏悔、精进、清明、警醒、灵敏、焕发人澎湃潜能等诸多內涵与功用。
由一连串12个结构性严谨的动作组成传统的拜日式,是以双手合十开始,以及后弯、前曲、奔马式、板式、八支式、眼镜蛇式、顶峰式、奔马式、前曲、后弯、双手合十,回复到起始状态。
在瑜伽红尘课程的修习中我常要求学员在练习中熟练到一气呵成,特别注意呼吸的到位,并在意识中视12个分解姿势为一个完整的动作,提醒学员拜日式的12个形而上的姿势练习不仅只是有条理伸展肌肉,刺激血液循环有效避免在随后的体式练习中受伤这么浅层,还在于它具有引导人达我与瑜伽合一的內在动因。(桑田 于广州禅修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