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属传统瑜伽术定义的意业。因为心能生境,并能转境。因此,意业是瑜伽术定义的一切诸业之根本。祛贪是从心上断掉恶业之根,才能保持瑜伽人向上修行之态势。
一、贪,古人造字绝非随意,都有深刻的涵义。“贪”字是以“人、二、贝”组合而成。在上古时期,人们把一个贝壳穿上线,挂在脖子上作为饰品,后来有人起了贪心,在自己脖子上挂上两个贝壳,以示占有。而现在的人更贪得无厌,挂上一串或多串珍珠项链,以示富贵。
在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得与失都是自动平衡的,得的总量等于失的总量。贪心较大的人,即使不是自己的东西,也要采取一切不正当的手段来占为己有。人只要有贪心,心就被财色名利所牵,因执着贪欲而心生烦恼。心被境所束缚而失去自由,怎能不生烦恼?
贪心主要执着的是财、色、名、食、睡,只要贪图其中一项,就很难专注于瑜伽修行。
祛贪最根本的方法是明白瑜伽观的宇宙真相,万事万物只显作用,但实不可得。如果真正悟透了实不可得的真相,你就放下了。过去是认为有所得,想得到才起贪心,悟透无失无得还会再起贪心吗?
虽然见证道理,但多生多劫养成的贪心习气还在,还需要在瑜伽长期的修行中去改自己的习气。有些很微细的习气,是一般学习瑜伽者难以察觉的,如果一个闪动的念头都能察觉到,才算进入瑜伽高层次修行。(桑田 摘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