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瑜伽 术与佛教婚姻观的论述很有深意和新意,因为婚姻和爱情体现了生命的本质问题。孔子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佛陀说“菩萨永远与众生为眷属。”
大乘菩萨不舍众生,与一切众生永远互为眷属,所以,不管是传统瑜伽 术还是大乘佛法里面,也是离不开爱情的。大乘佛法及瑜伽 术皆不离世间法,而世间法是离不开家庭的,而家庭却离不开爱情。试想,如果离开了家庭和爱情,我们普度众生的宗旨从哪里去落实。如果一位习瑜伽者或佛教徒连家人都度不了,他还能度什么人了,有广泛认同性吗?佛经说:“让一切众生欢喜就是让诸佛菩萨欢喜。”奉爱瑜伽观认为:真正的爱情本身就是一种奉献,在爱对方的时候,抛弃了自己的一切,在互相之间体贴、爱护和关怀中,既使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净化,也使对方的灵魂得到了净化。这本身就是一种让众生欢喜的最好方式。
瑜伽及佛教皆强调大慈大悲,这种的慈悲的精神本身就包含了爱,只有以瑜伽或佛教慈悲的精神才能去体现真正的爱情。因为慈悲的精神可以突破那种占有的爱、自私的爱、个人的爱,并由此升华为一种对所有众生的爱。在一个人无量无边恒河沙劫的轮回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因缘关系,其中也有着很深很深缘分的情爱对象。大乘菩萨为了度一个人,必须先爱一个人,可以多生多世与他(她)结为夫妻。因为他本身就是众生的一份子,他得度了,无数众生也能得度。大家知道,《楞严经》中一开头就讲了阿难与摩女的恩爱因缘,如果阿难与摩女没有这五百世的恩爱因缘,摩女又怎么会成为释迦牟尼的弟子。
宇宙本来就是一个阴阳辩证的统一体,有此必有彼,有你必有我,涅槃就是对立和分别的完全破除,阴与阳的和谐统一,所以密宗瑜伽的最高修法就是男女双修。我这里当然不是提倡这种双修法,而是说通过爱情一样可以走向涅槃的彼岸。爱情本身没有罪恶可言,它障碍涅槃的是它的分别心。当你爱对方的时候,抛弃了自己的一切,你可以为对方牺牲个人的一切,这种分别心本身不就在破除吗?所以,
多少瑜伽圣人及菩萨就在情爱中一样实现涅槃。(桑田编辑 摘自:在爱情中实现涅槃 作者: 曾琦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