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满希望的家庭,必然是全家一起分享学习、情感和生活经验的地方。在分享之中,得到相互鼓励和成长的机会。我们常听到亲子教育专家们说,你要多鼓励你的孩子,但是真正懂得鼓励孩子的人实在不多。我深信,最有效的鼓励并不是告知或说明,而是经验与学习的分享。它不需鼓励的语言或字句,而是一种直接的参与。请注意!告知式的鼓励,往往流为口头禅,它缺乏亲情交会的效果。说得更明白,告知式的鼓励,无异于向对方表达所欲,用告知式的语言鼓励儿童,等于在表达自己的欲望;而不是真正以行动触发他自动学习的态度,告知式的鼓励是欲望的变形,而不能引发子女自动学习的新希望。禅家说: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这是说,以手掬一捧水,手中的水能现出月光来;如果你不透过跟子女一起分享学习,那么智慧和亲情的月光,又怎能现在你的家庭呢?这正也像是你踏进花园,以手弄花时,花的扑鼻香气,会沾满你的衣襟一样,全家都在分享学习之中,感受到书香。
家庭的成员所分享的经验,包括分享成功的快乐,从而学习成功的经验。分享情感上的喜悦,从而带动家庭悦乐的气氛。分担失败的事实,用大家的智慧,协助达到成功。也分担情绪上的沮丧,从家人的鼓励和安慰中得到支持。分享可使家人的人际关系不致疏离,更促进彼此之间的安全感和智慧的成长。
父母亲肯花时间聆听子女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子女对阅读的兴趣便很容易培养出来。不少父母亲,买了许多课外书,整天逼著孩子读书,那是事倍功半的方法。如果你能耐心的跟他们分享读书和学习的内容;假以时日,他们会主动要求你去买书。内人和我,都很喜欢听孩子们说故事,他们说什么都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就自动表现出来。现在,我们一样喜欢听他们谈新知,我总觉得从他们那儿获益匪浅。他们也很乐意在适当的机会里,给我们一些惊喜的新知。
我记得,孩子们总是在开学一两天,把从学校领回来的书浏览一遍。在我们下班回家时,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新一学期将学些什么,我们总是津津有味的听著。这就是希望,是学习与成长的动力或契机。孩子们在这契机中领悟到学习是什么。
饭桌是我们家的舆论广场。我们经常在这儿,讨论一些有趣的问题。有时讨论时事,有时谈些做人事的道理,有时把话题放在学校生活、功课或自己的感受上。在这个餐桌讨论会上,有天文、史地、宗教、政治、数理、自然科学等等题材,真是丰富极了。正因为这些五花八门的话题,所以我们觉得有趣!我发觉,孩子们的好学比大人更有劲儿。他们在联想到某些读物时,即刻会去查阅资料。我看到他们学习的朝气和活力,便知道他们已看出希望是什么。
父母未必能答覆子女的问题。有时,我们甚至只有听讲的分。但是,聆听就是一种鼓励,对自己也大有收获。尤其是听子女的一场即席说话,快乐之情必然溢于言表。我所知道有关太空或天文的知识,是他们告诉我的,不少数理观念,也是他们把我从遗忘的弃置场中找寻回来的。
圆桌讨论有时也是一种游戏或脑力激荡。比如说,有一次,我们讨论到数学中所谓的函数。我说:“这玩意儿我不很懂,不过我很有兴趣听听它跟人文究竟有无关系。”老大眼睛睁大了,似乎看到了一道答案的曙光,笑容可掬地说:“它像一部万能机器,你投入什么,它就能相对的制造一个什么;投入的原料不同,制造的产品也不同。人文科学的相对变化太复杂,可以用函数的简单观念来解释,但很难用它来作明确的演算!”我听出个中的哲学气氛,想了很久却也不敢确定它是否很中肯。我不能回答什么,但我们都很高兴。
经验与学习的分享,是家庭生活中最重检的一环,它能使每一个人精进成长,成熟而充满希望。经验的分享,不是在一起检讨,相互批评,而是积极的对所学习的素材,提出来分享。这个习惯必须渐进,要在平常的家居生活中培养。请注意!分享就是分享,讨论就是讨论,你不能演变成说教和责备。说教和指责,一定会否定原先讨论和交谈的本质。
分享学习和经验,并不限于学问或工作。举凡触目遇缘,所看所听所思,都可以一起分享。禅家说:
“处处全真。”
在生活之中,处处都是真理,并非只有文字、书本才是学问。我深信,一个人如果能在家里跟家人分享经验,必能“齐家”,长大之后必然也能跟朋友、同学或同事分享学习的心得,那么他的学习态度,将使他成为一位“巨人”。
家庭蕴藏著无限的资源,彼此所知不同,可以相互分享;生活的经验不同,透过分享而使自己增广见闻;每天都有人讨论新鲜事,全家也就乐无穷。你懂得运用这些资源,真是希望无穷了。(摘自:郑石岩 悟.看出希望来-家庭亲情)
插图所示为:瑜伽单脚背部伸展3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