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 瑜伽红尘禅与瑜伽清凉绕梁→ 无上部瑜伽四臂观音手印式 更新时间:2011-08-27
瑜伽千手观音手印式 千手观音造型艺术姿势,观音灵感歌:南无观世音菩萨、大发慈悲心、功行海洋深、驾慈航渡迷津、感化有缘人、十四种无畏、三十二化身、千手及千眼、降伏众魔军、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莲座涌慈云、随处现金身、杨枝水、洒凡尘、甘露润群生、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佛不离心、永离八难、一切灾殃、苦厄化为尘。

佛音梵唱话今昔

佛教音乐是伴随着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入我国的。最初由于与中原地区的语言及音乐传统不适应,未能流传。后来经僧人们长期摸索和实践,逐渐地熔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于一炉,形成了以“远、虚、淡、静”为特征的佛教音乐,并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一部分。

北魏时佛寺众多,“梵唱屠音,连檐接响”,“屠音”就是“浮屠之音”,佛教音乐开始普遍流传。隋代宫廷的“七部乐”和“九部乐”中的天竺、安息、龟兹等乐,皆来自佛教国家。

南齐肖子良曾“招致名僧,讲论佛法,造经呗新声”,这是佛教音乐的起源。梁武帝执政后,亲制《善哉》、《灭过恶》、《断苦轮》等十首歌词,配曲谱演唱。

到了唐代,增加高昌乐成“十部乐”,并用铙、钹、钟、磬等法器伴奏。

净土宗名僧少康制“偈”、“赞”等,增添了宗教内容,留传至今。近年北京成立佛教音乐团到法国、德国、瑞士等国演出,风靡了西欧。

1990年为纪念弘一法师(李叔同)诞辰110周年,还编印了由他题词、谱曲的歌曲集,录制磁带,举行专场演出。(转贴)

关联文挡:

佛教音乐